庆阳市位于甘肃省东部,习称“陇东”。东接陕西省宜君、黄陵、富县、甘泉、志丹等县;北邻陕西省定边、吴起、志丹县及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西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彭阳县、同心县接壤;南与平凉市泾川县及陕西省彬州市、长武县、旬邑县相连。南北长207公里,东西跨208公里,总面积27119平方公里。辖庆城、环县、华池、合水、正宁、宁县、镇原7县和西峰区,116个乡镇,6个街道办事处,75个社区,2024年末常住人口212.54万人,被誉为“红色圣地、岐黄故里、农耕之源、能源新都”。红色圣地,庆阳是甘肃唯一的革命老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创建了红二十六军和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并于1934年11月建立了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后来形成了陕甘革命根据地,为党中央和各路长征红军提供了落… [详细]

  • 尊孔崇文,祀圣读经,两千年来,史不绝书,建孔庙、兴祀典,明清尤盛。对孔庙修建规模、祀典仪式程序,历朝既有统一规定,各...
    查看详细
  • 甘肃陇东庆阳一带曾经是周人长期创业发展过的地方。先秦时期的陇东庆阳地区是一处农牧交错地带,这里有丰富便利的森林资源、...
    查看详细
  • 每一种年俗,每一样美食,都是淳朴民风的反映,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无论在外上班的儿女,还是家中盼子归来的长辈,...
    查看详细
  • 据考证,刺绣的发生、形成期在黄帝时代,大概成熟于舜命禹制作衮服十二章的“衣绘、裳绣”时期。从民俗节日的民俗心态理念推...
    查看详细

2024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持续推进稳经济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见效,有力推动社会信心提振,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进、进中有增,全市经济运行保持平稳向好、量质齐升良好态势。一、经济大盘稳固夯实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13.22亿元,总量迈上新台阶,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1%,比一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32.47亿元,增长6.6%;第二产业增加值639.67亿元,增长5.1%;第三产业增加值441.07亿元,增长4.6%。从产业结构看,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0.92:52.72:36.36,与上年同期相比一产占比下降0.78个百分点,二产占比提高0.02个百分点,三产占比提高0.76个百分点。从增长贡献看,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6.52%、45.91%、37.58%,拉动经济增长0.84个、2.34个和1.92个百分点。二、生产供给稳步扩大1.农业生产形势稳定,全年粮食再获丰收全年全市完成农业增加值135.23亿元,同比增长6.7%,高… [详细]

庆阳市是中华民族早期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20万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7000多年前就有了早期农耕。4000多年前,周先祖不窋开启了农耕文明的先河。这里是“环江翼龙”和“黄河古象”的故乡,是中国“第一块旧石器”的出土地;这里是中国中医药文化的发祥地,中医鼻祖-岐伯的出生地,在此成就了举世瞩目的《黄帝内经》;这里是原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甘肃唯一的革命老区,被誉为“永远的红区”。国家级陇东大型能源化工基地核心区,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蕴藏富集,长庆油田的发源地。
查看详细

庆阳市创建国家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3个,设立非遗传习所42个,768名非遗传承人已成为全市民俗文化产业的领军人才,旅游产业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达6.5万人。全市重点旅游景区20处,其中3A级以上景区11处;现有各类博物馆、纪念馆37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处、省级64处,红色遗址遗迹172多处,有重要开发价值的20多处(包括南梁革命纪念馆和山城堡战役遗址2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四星级饭店3家,中高档旅游饭店50多家,度假村、农家乐等乡村旅游点300多处。2021年全市接待游客10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6.7亿元。在2018年度…
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