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马正其介绍在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有关情况
文字实录
-
主持人: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务院新闻办今天举办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务院关于在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意见》已经正式发布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方面情况,今天我们很高兴请来了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马正其先生,请他为大家解读和介绍有关方面的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首先,请马局长作介绍。2019-02-15 15:20:03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马正其:
谢谢胡局长,谢谢各位记者,咱们又见面了。我主要就两个“双随机”的文件给大家做一个介绍。最近国务院为了适应当前的经济形势,切实地减轻企业的负担,规范市场监管执法行为,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在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的监管意见》,国发[2019]5号文件。这个文件主要是有16个部门有执法权的联合在各级政府领导下执行多部门的“双随机”。还有一个文件是《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的通知》,这是[2019]38号文件。这个文件是市场监管领域,我们机构改革以后,三家部门合在一块,机构适应改革组成了市场监管总局,我们总局更为具体的“双随机、一公开”。区别在哪里?区别就是一个部门的所有的市场监管,国务院发的是多部门联合有执法权的联合的“双随机”。2019-02-15 15:24:07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马正其:
2015年7月份,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在市场监管领域各部门的日常监管中,推行随机抽查新模式,要求随机抽取检查对象(市场主体随机抽取、摇号抽取),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把执法检查人员建立一个名录库,每次抽查都在名录库摇号,摇到谁就是谁),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当时推行这个的主要目的:一是切实解决一些领域存在“检查任性”、“执法扰民”的问题,减少企业的负担,对守法守信者无事就不打扰别人,没事就不要检查别人。二是实行政府部门有限监管资源最优配置,提升监管执法的效能和法律法规的震慑力,对违法失信者“利剑高悬”。前者是减少对企业的打扰,过去我们的监管采取了一些比较“笨”的办法,实行网格化管理。每个监管干部管800户企业,有些可能是500户,这800户企业月月都要看一次,每去一次打一个勾,表示你去了,如果你没去,那你这个监管干部就没尽到责任,实行这样一个办法,经常去打扰企业经营者。这次只要这一年摇号没有摇到你,又没有其他举报等问题,你就安安心心、踏踏实实的。还有的政府部门人手不足,我们的监管干部市场主体越来越多,现在一亿多监管主体了,靠这些监管干部,编制人员没增加,还是像原来的那种办法不行了,要提高效率。2019-02-15 15:28:25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马正其:
这次出台《意见》是总结了三年来的经验。这三年,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实行“双随机、一公开”比较多,有一些监管部门做的比较好,但很多监管部门还没有完全做起来,尤其是没有很好地实施联合抽查。有几个省联合起来了,比较好的像吉林、福建、浙江、广西,这些地方政府重视,联合了一些部门来“双随机”。但是全国发展不平衡、不统一。这次《意见》在国家层面联合了16个部门,这些部门的行政检查都应通过“双随机”抽查的方式进行,在此基础上开展跨部门“双随机”抽查,科学确定抽查事项和发起参与部门,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最大程度地减少对企业经营的干扰。也就是说,所有有执法权的部门,日常检查有哪些,把清单拿出来,统一组织人员进行检查。一个联合检查组就把16个部门的日常检查、日常抽查都完成了。在实施路径上,《意见》提出三步走:今年年底,市场监管部门要完成“双随机”抽查全流程整合,到2020年底前实现市场监管领域相关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全覆盖。地方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在市场监管领域联合开展“双随机”的抽查实现常态化。今年一年就要开始推,明年就更大范围,实现常态化了,日常监管都靠“双随机、一公开”。用三至五年的时间不断地完善提高,然后实现综合监管、智慧监管,越来越规范了。2019-02-15 15:31:10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马正其:
这次《意见》对“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明确。第一,明确政府统筹推进。由省级人民政府承担“一单两库一细则”。“一单两库一细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抽查事项清单,省里来定整个清单;检查对象的名录库和执法人员的名录库,这是“两库”;还有抽查工作的细则。除此之外,还要建设“双随机”抽查工作平台,主要是信息共享的平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制定年度抽查工作计划和组织实施抽查检查。第二,在信用风险分类的基础上实现差异化的监管措施。对信用记录良好的市场主体降低抽查概率,对风险高、信用差、投诉举报多的提高抽查概率,提高监管的精准性。第三,除“双随机”抽查外还要坚持问题导向,对群众投诉举报、政府转办交办的途径反映的违法违规的个案线索要立即实施检查处置,对涉嫌违法的予以立案调查,织密监管网。2019-02-15 15:34:50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马正其: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作为一项惠及各类市场主体的政策,关键在于落地实施。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切实发挥牵头作用,会同相关部门做好联合抽查的事项清单、标准和实施方案的制定等工作。同时,指导督促各地制定完善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各项制度,建设完善统一的工作平台,落实好《意见》的各项要求。进一步地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同时,我们还要开一次全国的电视电话会议进行全面安排部署。我先简单跟大家通报一下,欢迎大家提出问题,我们一起来讨论。谢谢。2019-02-15 15:37:36
-
主持人:
谢谢马局长,开始提问。2019-02-15 15:39:18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在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就曾发文推广随机抽查形式,时隔三年国务院再次提出要求,此次出台文件的背景和主要考虑了哪些方面的问题,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谢谢。2019-02-15 15:41:00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马正其: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确实发了随机抽查的文件,印发以后,各个部门单独执行“双随机、一公开”要好一些,比如,原来的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这三年来一直都执行得比较好,但没有多部门联合起来。有少数省市进行了探索,总体来说效果很好,但多数省都是部门各自为战。我们感觉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顶层设计有待进一步完善。当时出文件的时候经验不足,有很多东西没有放到顶层设计里去,比如“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定位、适用范围与重点监管等其他监管手段的关系等,都需要进一步的明确,各地区各部门的认识程度、工作进度不一,操作平台各异,都需要统一优化和系统设计。二是,统筹推进机制尚未建立。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一些地方已经开展探索,但各地牵头部门不同,有的是市场监管局牵头,有的是职能办牵头,有的是营商环境局牵头,五花八门。多数地方没有形成常态,所以这次也有必要加强统一领导,由市场监管部门来牵头。三是,监管责任边界和履职尽职标准不清晰。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领域,目前尚未建立统一科学的问责免责体系,基层监管人员对查到什么程度才算尽职尽责存在疑虑。有些部门觉得新办法不好用,还是采取“严防死守”的老办法。“双随机、一公开”执行以后,个别没有抽到的市场主体出问题了,又要追责,这一追责就追到你为什么没查到。因为当时没有抽到他,也没有人举报,最后追监管干部的责,监管干部觉得压力很大。所以,责任边界和履职尽责标准不清晰。四是,基层执法能力和保障措施成为短板。“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我们搞了三年,在总结各地方、各部门经验、教训基础上,进行了完善和提高。相比之下,这个文件算是比较完整和系统的了。谢谢。2019-02-15 15:48:35
-
中国日报记者:
我们了解到去年12月24号,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强化像食品、药品、特种设备这些重点领域的监管。请问,目前我们在重点领域的监管进展情况如何?特别是最近像疫苗安全事故这类事件,“双随机、一公开”的制度对于药品安全来说会带来怎样的影响?谢谢。2019-02-15 16:02:42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