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一季度庆阳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一季度,庆阳市上下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经济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全力育产业、抓项目,补短板、拓增量,经济的韧性和活力持续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呈现恢复增长、位次提升的态势,经济总体运行平稳,开局良好。
一、运行特点
(一)经济运行稳中加固
初步核算,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05.19亿元,总量比上年同期扩大31.63亿元;同比增长5.4%,比2021年四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1.28亿元,增长8.4%;第二产业增加值108.62亿元,增长5.2%;第三产业增加值85.29亿元,增长5.3%。从产业结构看,三次产业结构比为5.5:52.9:41.6,与上年同期相比一产占比下降0.7个百分点,二产占比提高4.7个百分点,三次占比下降4.0个百分点。从增长贡献看,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9.14%、45.03%、45.83%,拉动经济增长0.5个、2.4个、2.5个百分点。
(二)农业生产形势良好
冬季我市降水偏多,有效改善了耕作层土壤墒情,十分有利于越冬作物春季生长。加之3月上旬气温持续偏高、光照充足,对冬小麦、油菜及林果生产极为有利。一季度,全市完成农业增加值12.02亿元,同比增长8.4%,比上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蔬菜面积11.68万亩,增长1.2%;蔬菜产量1.49万吨,增长11.8%;冬小麦播种面积190.71万亩,增长0.9%;油菜籽播种面积27.66万亩,下降0.6%。季末大牲畜存栏40.77万头,增长2.1%;猪、牛、羊、禽出栏分别增长24.4%、10.6%、6.1%和1.3%。牛奶产量增长21.5%;鲜蛋产量增长20.5%。
(三)工业经济平稳回升
一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比2月提高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分类型看,轻工业下降19.1%,重工业增长5.9%。分属地看,中央企业增长5.1%,地方工业增长12.7%。分行业看,采矿业增长10.3%,制造业下降4.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8.7%。从产量看,原油产量249.01万吨,增长3.0%;原油加工量82.86万吨,下降5.9%;天然气产量增长19.0%;风力发电量下降20.2%;水泥产量下降48.5%;初级形态塑料增长0.3%。从关联指标看,1-3月全社会用电量15.7亿度,增长10.1%,其中工业用电量9.01亿度,增长12.8%。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119.8%,其中石油开采业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151.2%,精炼石油产品制造业出厂价格指数136.3%,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124.5%。从能耗看,全市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31.8万吨标煤,增长0.9%。从重点能耗行业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下降0.5%,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31.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1.7%,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6%。
(四)投资增速小幅回落
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9.8%,比2月回落2.3个百分点。项目入库成效显著。全市在库固定资产投资项目408个,当年新进库57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额增长16.0%;5000万元以下项目完成投资额增长44.9%;房地产开发项目完成投资额下降20.7%。二产投资快速增长。第一产业投资额下降8.3%;第二产业投资额增长109.9%,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14.2%;第三产业投资额下降8.7%,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下降14.4%。项目资金保障有力。固定资产项目到位资金增长11.7%,其中国家预算资金下降32.4%;国内贷款下降2.3%;自筹资金增长15.1%,其它资金增长61.3%。
民间投资下降12.9%;商品房销售面积27.87万平方米,增长53.8%,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7.52万平方米,增长77.5%;商品房销售额169338万元,增长22.3%,其中住宅商品房销售额166637万元,增长44.9%。
(五)服务业持续稳定恢复
一季度,全市服务业完成增加值85.29亿元,同比增长5.3%,比2021年末提高0.1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批零业下降1.2%,交通运输业增长9.5%,住餐业下降7.4%,金融业增长2.4%,房地产业增长10.0%,营利性服务业增长5.2%,非营利性服务业增长10.0%。从规上企业看,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完成5.12亿元,增长7.6%,纳入核算的23户营利性服务业企业完成营业收入4.06亿元,增长11.3%。
(六)市场消费处于低位
一季度,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72亿元,增长0.6%。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8.71亿元,增长10.5%。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39.86亿元,增长0.1%;农村14.86亿元,增长2.0%。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5.15亿元,下降6.4%;商品零售49.57亿元,增长1.4%。从商品销售看,基本生活类商品销售增长较快,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饮料类和日用品类商品销售分别增长24.9%、18.4%和7.8%。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收入1090万元,增长11.6%。
(七)财政收支快速增长。至3月底,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36亿元,同比增长23.6%,高于上年同期11.2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2.15亿元,增长23.3%,高于上年同期35.4个百分点。
(八)存贷款规模不断扩大。至3月底,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451.56亿元,同比增长9.8%,高于上年同期0.5个百分点,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154.91亿元,增长11.2%。各项贷款余额860.11亿元,增长9.3%,高于上年同期3.3个百分点,其中住户消费贷款193.75亿元,增长18.7%。存贷比为1∶0.59,增量存贷比为1∶0.36。
(九)居民收入稳步提高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86元,同比增加457元,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74元,同比增加206元,增长6.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87,比上年同期缩小0.05个百分点,农村增速高于城镇1.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十)市场物价温和上涨
一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0%,八大类消费品价格“六升二降”,交通和通信类价格领涨。交通和通信上涨5.3%,居住上涨2.0%,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1.9%,衣着上涨1.7%,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4%,医疗保健上涨0.1%,教育文化和娱乐下降0.1%,食品烟酒类下降1.0%。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102.5%。
二、存在问题
(一)庆化及电力行业下降对全市二产影响明显。一是庆化公司原油加工量大幅下降。由于1月份西安疫情和2月份较长雨雪天气影响,成品油销售、结算不畅,庆化公司一季度原油加工量82.86万吨,同比下降5.9%。二是电力行业仍处降势。一季度,庆阳供电公司受供售同期调整政策影响,实现增加值1.84亿元,下降7.0%;华电风力发电公司发电量不足,实现增加值0.54亿元,下降26.0%。三是规下工业大幅下降。由于甘肃万胜矿业升规后不再纳入规下统计,长庆油田公司产建启动晚,造成开采辅助企业作业量少、产值下滑,以及西安兰州疫情造成我市刺绣加工和印刷行业几乎处于停产状态,导致一季度全市规下工业增加值下降12.9%。
(二)投资增长后劲不足。一是重大项目支撑乏力。由于甜永高速、G341公路、核桃峪煤矿等重大项目接近尾声,剩余投资较少,支撑力不足。一季度甜永高速完成投资同比下降67%,G341公路下降84.1%,核桃峪下降89.6%,这3个重大项目下拉全市固定资产投资16.1个百分点。二是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较大。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下降20.7%,低于投资总额增速30.5个百分点,下拉明显。
(三)建筑业工程进度慢、产值不景气。一是受疫情和天气影响,全市多数建筑公司开工迟、签订合同额较小、工程进度慢,一季度全市建筑业产值增速较低。其中,甘肃宏达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完成产值同比下降81.7%,庆阳延庆路桥建筑有限责任公司下降63.3%,甘肃金厦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一季度无进度,这3个重点企业下拉全市建筑业总产值21.5个百分点。二是在库建筑业企业规模小、企业竞争力不强,承揽工程较为困难。全市一级资质建筑企业仅6户,而部分总包二级以下和专业分包企业竞争能力弱,承揽工程能力不强,面临较大生存压力。
(四)消费市场疲软乏力。一是疫情防控影响较大。受全国多地连续出现较大规模疫情影响,我市实施严格的防控措施,聚集性活动受到限制,部分会议、聚会取消,婚丧宴席推迟或从简,对住餐业影响较为明显,导致餐饮业下降4.4个百分点。二是限上批零住餐企业抗风险能力差。全市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仅170户,营业收入不稳定,抗风险能力差,知名连锁品牌企业少,消费吸附能力不强。三是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下滑。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类下降9.5%,通讯器材类下降35.0%,汽车类下降12.8%,升级类商品销售下滑明显,反映出疫情多发形势下,居民消费信心不足、消费能力下降。四是小微企业营业收入降幅扩大。在库调查的小微企业销售额下降29.2%,降幅较1-2月份扩大4.7个百分点。五是汽车销售下滑严重。受汽车市场不断饱和及外贸政策、缺芯等因素影响,全市39户在库车企一季度实现销售额5.67亿元,占限上零售额的38.5%,下降12.8%,直接下拉限上社零14.5个百分点。
(五)规上服务业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我市服务业企业符合入库标准的企业较少,截至3月底仅43户在库企业,无法全面反映我市服务业经济发展状况,纳入核算的营利性服务业中有2个行业呈下降态势。一是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仅庆阳市城堡影城1户在库企业,一季度受疫情影响营业收入下降28.7%;二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该行业工程设计规划类企业普遍存在结账不定时的情况(或预付结算,或承揽业务完成时结算),1-2月受暂未结算工程款影响营业收入下降的企业有5户,导致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下降20.0%。
三、对策建议
(一)农业方面。按照“保粮、扩畜、提果、增菜”的工作要求,突出“一县一业”,强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一是大力发展养殖业。依托中盛农牧、庆环制种、陇上田园等大型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和农户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农业农村部门加强服务指导,提高养殖管理水平;积极开展春季集中免疫和规模化养殖场免疫工作,有效预防重大动物疫病,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二是推进果业提质增效。坚持以苹果产业为主导,积极发展梨、桃、杏、葡萄、樱桃等水果产业;鼓励发展山地苹果,加大科技推广,推进庆阳苹果优质苗木基地建设,繁育优质苹果苗木;指导果农积极开展春季清园、病虫害防控、土肥水管理、低温冻害预防等工作。
(二)工业方面。一是协调中石油集团公司增加庆化公司的原油加工量指标计划,力争在4-5月份有所提升突破,降低6月份大检修影响;二是陇东分公司今年受两轮疫情和临时用地审批双重影响,产能建设启动晚,对3月以后的增量提升非常不利,各相关部门加快推进长庆油田陇东分公司产能建设要件审批,全力提升油田产量增量;三是加大力度推动2022年首批风光一体化新能源项目一期100万千瓦和66万千瓦存量在建新能源项目建设,力争上半年建成投产,拉动电力生产行业回升。
(三)投资方面。一是加强督导调度。各县区、项目主管部门继续加强督导,对在库项目特别是甜永高速、打庆公路、G341公路、海绵城市、核桃峪煤矿、新庄煤矿、正宁电厂、环县风光综合新能源示范等8个重大项目做好督导,确保工程进度。同时督促项目法人单位及时完善、收集和上报支撑凭证,确保完成的工作量及时纳入统计。二是强化入库调研。各县区、项目主管部门要以2022年市列重点项目和集中开工项目为抓手,深入调研,逐项目跟进,动态掌握进度。对于达到入库标准且手续齐全的项目,要按期纳入统计库;对于达到标准但手续不全的项目,要深入调研,了解具体情况,指导解决实际困难,尽快补齐手续;对于未达到标准的项目,要加大培育力度,争取早日达到入库标准。同时,紧盯长庆油田在庆投资入库纳统问题,市统计局积极跟进、主动配合项目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强对接力度,确保长庆油田在庆投资尽早入库纳统。
(四)建筑业方面。一是加大对建筑行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制定和更新有利于本地建筑业企业发展的鼓励政策和措施,不断提高本地中小微建筑企业的专业技术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二是鼓励外地企业在我市注册。鼓励外地企业在我市注册子公司承揽本地工程,确保子公司产值纳入我市统计,提高建筑业数据质量。
(五)消费方面。一是加强规上企业培育打捞。建议结合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千名干部帮千企”行动,逐一梳理排查,全力服务、保障企业健康发展,对符合条件的及时申报入库。建议各主管部门对照《庆阳市统计调查单位入库工作实施方案》(庆政办发﹝2021﹞100号),深入开展摸排打捞,进一步梳理“准四上”企业动态培育库,积极培育、及时申报入库纳统;二是加强对重点行业指导服务。对占限上零售额比重较大的成品油、大宗超市、汽车销售行业进行“一对一”服务,确保经营成效;三是加大对小微企业培育力度。对小微企业加大培育力度,激活限下消费,让市场活力能够通过限下样本数据充分体现出来。四是开展节假日专题促销活动。利用“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传统节日,开展多种形式的促销活动,打造新的消费增长点,挖掘市场消费潜力。
(六)服务业方面。一是持续关注摸排打捞“准四上”服务业企业。通过税务、人力资源、交通运管等部门反馈的企业名单,逐一核查摸排,适时更新维护“准四上”服务业企业名录,力争为规模以上服务业注入新活力。二是加强对重点企业的指导服务。庆阳首拓影城去年因收入不达标退库后,经过装修升级优化观影环境、降低票价等措施提高了上座率,取得了较好成效,主管部门要跟进了解企业实际发展状况,力争达标后尽快入库。此外,建议宣传部门组织机关事业定点购票观影,拉动城堡影城、首拓影城收入持续增长。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