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生态环境局2023年第一次例行新闻发布会实录
市生态环境局2023年第一次例行新闻发布会现场。
3月31日,市生态环境局召开2023年第一次例行新闻发布会,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我市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安排部署情况、一季度环境质量状况和重点工作推进情况,以及庆阳市生物多样性概况调查评估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应邀参加。
庆阳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 苏荣花
主持人:
各位媒体朋友,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市生态环境局2023年第一次新闻发布会。
2022年,市生态环境局新闻发布工作得到了各位领导及新闻界各位朋友的大力支持,全年共组织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4场次,通报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放大全市生态环境保护主流声音。在此,我们深表感谢!市生态环境局党组高度重视新闻发布工作,2023年计划每季度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希望得到大家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将由市生态环境局生态环保督察专员李鑫同志发布庆阳市2023年生态环保工作部署情况及第一季度环境质量状况和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市生态环境局生态环境保护监测与宣传教育科科长张艳丽同志发布庆阳市生物多样性概况调查评估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的提问。
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单位有市发改委、市住建局、市自然资源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工信局、市水务局、市林草局、市水保局、市生态环境局等环委会成员单位分管负责同志;市融媒体中心媒体记者;市生态环境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主要负责人。
首先,请李鑫同志发布庆阳市2023年生态环保工作部署情况及第一季度环境质量状况和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市生态环境局督察专员 李鑫
李鑫:
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们、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首先,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就2023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安排部署及一季度环境质量状况、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向大家作一介绍。
一、2023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安排部署情况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美丽庆阳建设的重要一年。2月16日、2月25日,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和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先后在北京和兰州召开。分别对今年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2月28日,经请示市委、市政府同意,全市科技生态环境住建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在西峰召开,会上传达了市委副书记、市长周继军同志对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批示,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何鸿政同志作了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报告,回顾2022年工作开展情况,提出2023年重点工作安排,副市长杨廷祯出席会议并就做好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了重点部署。结合国家、省市工作会议精神我们制定印发了《2023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明确了全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目标和8个方面40项具体任务。
2023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总体目标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坚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要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六个必须坚持”“六个统筹”“六方面重点工作”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筑牢陇东黄土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努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庆阳建设。
二、一季度环境质量状况和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一季度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上保持稳定,大气环境质量方面:受沙尘过境、静稳天气等不利气象条件及汾渭平原、关中地区大气污染通道传输叠加影响,截至3月30日市区优良天数68天,优良天气率为74.8%。剔除沙尘天气影响后,可吸入颗粒物(PM10)均值为84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0.5%;细颗粒物(PM2.5)均值为4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1%;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浓度均值分别为11微克/立方米、18微克/立方米、1.2毫克/立方米、108微克/立方米,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水环境质量方面:马莲河、蒲河、洪河、四郎河、葫芦河、支党河等流域地表水中,开展监测的8个国考断面、8个省考断面和7个市考断面剔除地质因素影响后,达标21个,达标比例为91.3%,水质优良比例82.61%。声环境质量方面:一季度,市区一类区昼间平均等效声级47.2dB、夜间平均等效声级40.6dB;二类区昼间平均等效声级56.4dB、夜间平均等效声级46.0dB;三类区昼间平均等效声级58.5dB、夜间平均等效声级51.2dB;四类区昼间平均等效声级56.4dB、夜间平均等效声级50.0dB,均达到声环境功能区噪声标准限值。土壤环境质量方面:继续坚持以石油煤炭资源开发区土壤环境治理为重点,加强建设用地准入管理,推进耕地安全利用和风险管控,全市土壤环境总体安全可控。
今年一季度以来,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按照国家、省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以“三抓三促”行动为抓手,坚持“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劲头,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提升工作效能,有力确保了全市生态环境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一是扎实开展“三抓三促”行动。“三抓三促”行动是省委、省政府着眼新征程上我省面临的形势任务作出的重大部署,是推动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落地见效、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重要举措,体现了省委抢抓战略机遇、加快发展步伐的信心和决心。省市“三抓三促”安排部署以来,我局立即行动,召开了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全面从严治党暨三抓三促行动推进会议,系统安排部署全系统“三抓三促”工作,制定印发了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确定了3方面20项具体措施。截至目前,我局已举办各类集体学习、业务培训、交流研讨、读书分享活动10余次;对30个省列、100个市列重大项目环评开展情况建立台账,周调度、月汇总,优化审批服务和排污许可流程,完成了26个重点项目环评审批;为进一步提高全市生态环境保护水平,组织人员先后赴延安、榆林、天水、陇南等市州考察学习其在油区环境管理、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等方面的先进经验。
二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一季度以来,组织开展了2023年扬尘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力促各类项目和建设工地绿色复工,加大对施工场地、重点涉气排放源、重点裸土区域的日常检查,及时发布空气质量预警、沙尘过境温馨提示及三日空气质量研判分析报告,督促各有关部门严格落实污染天气期间应急管控措施,力保完成一季度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管控目标。持续巩固水污染治理成效,及时向有关县区下发工作提醒函和预警通知,督促全面开展排查整改,严厉打击超标排放和污水直排、偷排等环境违法行为。组织开展重点涉水污染源监督性监测98家次,完成了《庆阳市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起草工作,正在提请市政府审核。组织开展2022年度农村环境整治成效评估,及时调度2023年第一季度农村环境整治重点工作进展,持续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力度。认真落实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监管措施,严格管控危险废物转移处置环节,一季度共安全转移处置危险废物21410吨,转移处置医疗废物250.7吨。
三是突出环境问题整改不断推进。将突出环境问题整改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不断强化调度、预警、通报和督查督办,全力推进第一轮及第二轮省级生态环保督察、2021年及2022年省生态环境警示片、2021年及2022年全市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剩余问题整改。截至目前,第一轮、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我市的40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交办的299件环境信访问题已全部办结。第一轮省级环保督察反馈我市的41个问题完成整改40个,正在整改1个;交办的260件环境信访问题全部办结。第二轮省级环保督察反馈我市的75个问题,已完成整改57个;交办的173件环境信访问题办结171件,正在办理2件。国家和省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我市的18个问题完成整改16个。2021年、2022年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工作中排查出的593个问题已完成整治591个,正在整治2个。
四是不断强化执法监管能力。围绕全面提升全市生态环境系统执法和监测能力,今年以来,我们先后举办了庆阳市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工作培训班、全市生态环境执法暨应急管理专题培训班,组织执法人员参加了全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一案一档一影像”评比比武活动。加快推进《庆阳市县级生态环境监测站建设实施方案》落实,环县、庆城、宁县3个县级生态环境监测站建设已启动。在日常执法监管方面,组织开展了油气田开发领域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自主验收监督执法、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专项整治、子午岭省级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变化遥感监测线索核查等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共查处生态环境违法案件5起,行政处罚76万元,其中:限产1起,移送拘留1起。制定印发了2023年执法正面监管清单,对轻微环境违法问题落实柔性执法措施,全市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监管工作宽严并举、聚焦重点、持续推进。
主持人:
请张艳丽同志发布庆阳市生物多样性概况调查评估情况。
市生态环境局生态环保监测与宣教科科长 张艳丽
张艳丽:
各位媒体朋友们,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下午好!
下面,我从两个方面向大家介绍庆阳市生物多样性概况调查评估情况。
一、庆阳市生物多样性概况调查评估工作的开展情况
为进一步掌握庆阳市辖区内物种的组成、数量、分布情况、生存现状、受威胁情况和保护现状等。市生态环境局于2021年11月委托陇东学院在前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庆阳市八县(区)生物多样性概况开展了调查评估,编撰完成了《庆阳市生物多样性概况调查评估报告》,并于2022年11月组织省市有关专家对“庆阳市生物多样性概况调查评估项目”进行了评审验收。
二、庆阳市生物多样性概况调查评估结果
经过陇东学院一年多的进一步调查评估,庆阳市目前分布的动植物种类有4918种。
植物方面,共调查和记录到170科617属1513种,其中:种子植物125科554属1402种、孢子植物45科63属111种。属于维管植物133科566属1447种,其中:木本植物383种,草本植物901种,其他类植物163种。发现国家Ⅰ级保护野生植物1种,为紫斑牡丹,Ⅱ级保护野生植物6种,分别是:毛杓兰、沙芦草、毛披碱草、甘草、野大豆、甘肃桃。紫斑牡丹为我国特有一级保护植物,子午岭天然分布面积约200公顷,是全国面积最大的野生紫斑牡丹分布区。
动物方面,共调查和记录到各类动物3405种,其中:脊椎动物348种(兽类53种、鸟类241种、爬行类23种、两栖类5种、鱼类26种),昆虫3025种,其它无脊椎动物32种。记录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1种,分别是华北豹(又名金钱豹)、云豹、豺、梅花鹿(饲养)、林麝(饲养)、黑鹳、金雕、玉带海雕、秃鹫、猎隼、大鸨等;二级保护动物有黄喉貂、石貂、豹猫等41种。华北豹是甘肃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我省“两豹一猫”保护规划的其中之一,从陇东学院布设的240台红外相机记录显示,华北豹在子午岭林区数量约45只。
外来入侵物种方面,庆阳市外来入侵物种已达到231种,其中:入侵植物213种、入侵害虫15种、入侵脊椎动物3种。
受威胁物种方面,庆阳市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受威胁动植物物种有32种,其中:受威胁脊椎动物30种(极危物种4种、濒危物种15种、易危物种11种),受威胁维管植物2种(“濒危”植物1种、易危植物1种)。
关于庆阳市生物多样性概况调查评估工作,就发布这些内容,谢谢大家!
主持人: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还安排了记者现场问答活动。下面进入答记者问环节,有采访意向的媒体记者,可采访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
记者:
请问2023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8个方面重点任务是哪些?
李鑫:
2023年全市生态环境工作确定了八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一是把握政策导向,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开展“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期评估,抓好《庆阳市黄河流域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专项实施方案》贯彻实施。落实国家和省市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编制完成《庆阳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和《市级温室气体清单》,深化西峰区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建设。做好全市温室气体重点排放企业2022年度碳排放报告及碳核查工作,开展“双超”“双有”企业和温室气体重点排放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加大绿色环保产业招商引资力度,强化重大项目环评服务保障,推进生态环境领域稳经济政策措施落实落地。
二是突出重点领域,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蓝天保卫战方面,组织实施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全面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行动三个标志性战役,推进重点行业领域挥发性有机物全流程、全环节综合治理,加快推进实施65蒸吨及以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持续推进重点区域冬季清洁取暖改造,严格执行“六个百分之百”扬尘管控措施,加强柴油货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全链条监管。强化噪声污染治理,开展声环境功能区划评估。碧水保卫战方面,编制印发全市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完成泾河(庆阳段)、马莲河等主要河流入河排污口排查、监测、溯源工作,抓好饮用水源地环境管理。做好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申报,尽快解决环县、华池污水处理厂超负荷运行问题。开展重点涉水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完善监测预警、通报督办和在线监控等工作机制。净土保卫战方面,强化重点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完成7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污染隐患排查“回头看”。着力提升危险废物环境监管能力、利用处置能力和环境风险防范能力。完成3个工业集中区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编制地下水型“千吨万人”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改善)方案,组织实施20个行政村农村环境整治,确保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24%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率稳定达到80%以上。
三是强化督查督办,全力推进生态环境问题整改。
开展第一轮及第二轮中央、省级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及交办信访问题“回头看”,扎实做好复查复核和自查整改,切实巩固整改工作成效。组织开展新一轮的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行动,及时整治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配合做好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保障工作。
四是严控环境风险,切实维护生态环境安全。
树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红线意识,压紧压实环境安全责任,及时堵住环保漏洞,加强跨部门、跨区域应急联防联控能力建设,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联合自然资源、林草等部门,深入推进“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检查,确保自然保护地生态安全稳定。持续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管理,做好各类突发生态环境事件的调查处置和应对工作。
五是加强执法监管,继续保持生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
组织开展油气、煤炭资源开发领域突出环境问题排查整治、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控数据弄虚作假、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执行及竣工环境保护自主验收、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达标排放、消耗臭氧层物质监督管理、环保设备设施安全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治理、重点污染源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监督检查等专项执法行动,严肃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
六是深化改革成效,推进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建设。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和“证照分离”措施。落实“三线一单”环境分区管控制度,严控“两高一资”项目。加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例实践,抓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环保信用评价、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等制度落实,加强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
七是提升监管效能,增强生态环境治理能力。
加快推进县级生态环境监测站和县区执法队标准化建设。开展监测数据质量“双随机”检查和专项抽查,全面整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组织开展监测执法大练兵、大比武和案卷评查活动,提升队伍专业能力素质。持续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市、县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
八是加强政治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
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三抓三促”行动为牵引,全面推进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各级党组织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建设,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坚强政治保障。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选拔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着力打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
记者:
近年来,我市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积极成效?
张艳丽:
首先,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近年来,我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把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融入到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全过程,制定出台了《庆阳市禁牧条例》等一系列地方法规和庆阳市《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全面实施再造一个子午岭、固沟保塬和资源开发区生态治理等三大生态工程,加大《野生动物保护法》《生物多样性保护法》《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有关法律的执法力度。市生态环境局、市林草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农业农村局和陇东学院等部门和单位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刚才大家也听了,咱们庆阳市的生物多样性非常的丰富,现有动植物种类近5000种,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动植物就达59种。特别是通过近年来“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等工作的深入开展,子午岭林区的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保护区内分布的动植物达4000多种,是名副其实的天然物种的“基因库”,也是甘肃乃至西北地区重要的“绿色长城”和生态安全屏障,这些都是我们多年来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成效的见证。
我就回答这些!借此机会,感谢各兄弟单位对我们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支持与配合!同时,也感谢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们多年来对我市生态环保工作的关注、宣传和推介!谢谢大家!
主持人: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再次感谢各位领导,感谢各位媒体朋友们!谢谢大家!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