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庆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印发《庆阳市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1-10 【字体:

庆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印发《庆阳市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

和技术改造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


庆工信发〔2024〕51号   2024年7月25日

 

市政府有关部门、各县(区)工信局:

《庆阳市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专项行动方案》已经五届市政府第10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请抓好贯彻落实。

 

庆阳市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专项行动方案

 

推动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有利于扩大有效投资,有利于推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升,对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促进全市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根据《省政府关于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甘政发〔2024〕22号)和《甘肃省推进工业领域设备更新专项行动方案》(甘设专责工信发〔2024〕1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专项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市场为主、政府引导,鼓励先进、淘汰落后,标准引领、有序提升为原则,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以节能降碳、超低排放、本质安全、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为重要方向,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大力推进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到2027年,力争全市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2024—2027年,新增智能工厂或数字化车间5个,实施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30个,更新设备325台(套)。重点行业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全部达到节能水平以上、力争先进能效占比超过20%,环保绩效达到A级水平的产能比例明显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达到80%、70%,本质安全水平明显提升,创新产品加快推广应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高。

二、重点任务

(一)实施先进设备更新行动

1. 淘汰落后低效老旧设备。针对石化化工、建材、机械等生产设备处于中低水平的企业,加快淘汰落后低效设备和超期服役老旧设备。重点推动石化化工行业更新反应釜、蒸馏塔、热交换器、压缩机、老旧泵和控制系统等;建材行业更新老旧旋风除尘器、水泥磨及空压机等;农机行业更新数控折弯机、三合一激光焊接机、下料机、焊接机器人等;工程机械行业更新塔机标准节焊接工作站、下支座焊接工作站、激光切割机等;电工电气、泵、阀门等通用设备制造行业更新数控车床、镗铣床、磨床、压力试验台等。(市工信局、市政府国资委、市能源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区政府负责落实。以下均需各县区政府落实,不再一一列出)

2. 更新替换高端先进设备。针对石化化工、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动力电池等行业生产设备处于中高水平的企业,鼓励更新一批高技术、高效率、高可靠性的先进设备。重点推动石化化工装备制造行业更新快速锻造液压机组、焊接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等先进设备;风电装备行业升级风电叶片模具、腹板等制造工艺,更新滚轮架、埋弧焊机等先进设备;光伏装备行业更新大热场单晶炉、高线速小轴距多线切割机、镀膜设备、高效组件串焊机、智能化生产线等先进设备;动力电池生产设备向高精度、高速度、高可靠性升级,重点更新超声波焊接机、高速搅拌机、高精度涂布机、高速卷绕机等先进设备。(市能源局、市工信局、市政府国资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3. 迭代升级试验检测设备。在石化化工、建材、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围绕设计验证、测试验证、工艺验证等中试验证和检验检测环节,更新一批高精度、高稳定性、高可靠性的先进设备,提升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重点推动设计验证环节更新测量和测试设备、机械测试设备、环境模拟设备、电气和电子设备、化学分析设备、无损检测设备等先进设备;测试验证环节更新机械测试设备、光学测试设备、电气与电子测试设备、环境模拟测试设备、电磁兼容性测试设备、安全性测试设备、自动化测试系统等测试仪器;工艺验证环节更新工艺流程模拟系统、自动化生产线、工艺控制设备、在线检测设备、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工艺验证辅助等试验专用设备,以及专用制样、材料加工、电子组装、机械加工等样品制备和试生产装备;检验检测环节更新电子测量、物理性能测试、无损检测、环境监测、智能检测等仪器设备。(市市场监管局、市工信局、市政府国资委、市能源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4. 更新升级地质勘查装备。针对地质、钻探、物化探、测量、地质灾害防治、实验测试等设备整体处于中低水平的地质勘查行业,加快淘汰落后低效设备和超期服役老旧设备。重点推动地勘行业设备更新,地质找矿方面更新岩芯扫描仪、野外快速分析仪等设备;钻探方面更新岩芯、地热和页岩气钻机等设备;物化探方面更新广域电磁仪、电法工作站、重力仪、磁力仪、地震仪等设备;测量方面更新数据存储中心、固定翼无人机、全站仪等设备;地质灾害防治方面更新探地雷达、多信道传输保障车、三维激光扫描仪等设备;实验测试方面更新等离子体质谱仪、荧光仪、色谱仪、荧光光谱仪等设备。(市自然资源局、市工信局、市能源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实施数字化转型行动

5. 推广应用智能制造装备。加快推动智能制造装备普及应用和更新升级,推广应用数控机床、增材制造、机器人、智能物流、传感检测、仪器仪表等通用智能制造装备,开发应用针对特定行业、特定场景的专用智能制造装备,加快生产作业、仓储物流、质量管控等环节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推动工业软件和工业控制系统一体化更新。推动石化化工装备、新能源装备、工程机械、通用设备等领域,应用智能成套生产线和柔性生产单元;电子信息制造业推进电子产品专用智能制造装备与自动化装配线集成应用;原材料制造业加快智能数控机床、智能传感器、智能机器人、无人运输车辆等新型智能装备部署应用,推进催化裂化、冶炼等重大工艺装备智能化改造升级;消费品制造业通过更新智能装备,推广柔性生产、个性化定制等新模式。(市工信局、市能源局、市政府国资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6. 加快推进智能化改造。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梯度培育方式支持全市工业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加快人工智能、5G、边缘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把数字技术、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等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形成典型场景,带动更多行业推广应用。围绕车间管理和生产制造各环节,开展设备、网络、信息、自动化、精益管理与制造技术集成,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和良品率,打造数字化车间。围绕智能设备与信息通信技术有机结合,开展工厂(车间)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全业务流程智能化升级,打造智能工厂。(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政府国资委、市数据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7. 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工业互联网、5G、千兆光网协同发展,建设覆盖全市的高质量外部公共网络,引导企业运用新型网络技术升级改造企业内网。推动建设1个以上工业互联网集成应用标杆、1个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推动5G应用向企业核心生产环节渗透,建设2个以上5G全连接工厂。鼓励工业企业按需建设边缘数据中心,支撑工业制造、智能电网等低时延业务应用,推动“云边端”算力协同发展。积极开展智算中心建设,逐步提升智能算力占比。(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政府国资委、市数据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实施绿色装备推广行动

8. 推广应用绿色化生产装备。推动石化化工、建材等重点用能行业、重点环节,推广应用节能、节水、环保等绿色装备,推动电机、变压器、锅炉、泵等重点用能设备更新换代。建材行业加快原材料制备、窑炉控制、粉磨破碎等设备改造提升,促进高技术、高效率、高可靠性设备的大规模应用。(市工信局、市政府国资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9. 提升重点用能设备能效水平。引导企业对标《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3年版)》《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和准入水平(2024年版)》,严格落实能耗、环保、安全等强制性标准和设备淘汰目录要求,结合重点行业工业节能监察,实施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加快淘汰电机、变压器、风机等能效水平达不到3级的低效设备,更新替换一批能效水平达到2级以上的节能设备,推动重点行业能效水平提升。(市工信局、市政府国资委、市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0. 推进固废处理和节水设备应用。以主要工业固废产生行业为重点,推广《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目录(2023年版)》,引导企业改造升级工业固废和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设备设施,提升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面向石化化工、建材、食品等已出台取(用)水定额国家标准的行业,对照《国家鼓励的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目录(2023年)》,推广应用高效冷却和洗涤、废水循环利用、高耗水工艺替代、节水灌溉等节水工艺技术装备,推进工业节水和废水循环利用,到2025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4%。(市工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政府国资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11. 推动设备回收循环利用。鼓励对市内及周边具备条件的废旧生产设备实施再制造。推进我市产业基础较好的石油装备、工程机械等再制造产业发展,探索发展风电光伏等装备再制造业务。强化风电光伏、动力电池等产品设备残余寿命评估技术研发,有序推进产品设备及关键部件梯次利用。推广应用无损检测、增材制造、柔性加工等技术工艺,提升再制造加工水平。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在环县、宁县统筹规划布局废旧动力电池、废钢铁、废橡胶等再生资源精深加工利用产业集群,推动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企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鼓励在环县、华池县风电装机规模较大的县布局退役风电设备循环利用产业。(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实施本质安全水平提升行动

12. 推进老旧设备安全改造。在石化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推广应用全密闭连续自动生产装置、微反应、气体泄漏在线微量快速检测、自动化监测报警和联锁装置等安全生产装备,加快应用焦炉煤气直接还原炼铁、煤基氢冶金、电炉短流程炼钢等节能生产装备、先进适用工艺和智能化技术,开展老旧装置综合技改。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等强制性标准和设备淘汰目录要求,加快淘汰更新安全风险隐患大的老旧装置,促进先进适用安全应急装备在重点行业企业的广泛应用。(市工信局、市应急管理局、市政府国资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13. 提升安全装备适用水平。推广应用先进的防爆设备、气体检测仪器、火灾报警系统等,以实时监测生产环境中的安全参数,及时发现并应对潜在危险。加大安全装备在重点领域推广应用,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使用具有高技术含量、良好安全性能和广泛应用前景的安全装备,提高生产过程安全性,实现对生产过程安全智能化管理和监控。(市工信局、市政府国资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财税支持。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专项债等资金,积极争取并用足用好中央财政节能减排补助资金、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奖励资金、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奖补资金等专项资金。全面落实购置节能节水、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专用设备、数智化改造等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二)加强金融支持。运用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工具,支持工业领域企业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聚焦国家产融合作平台,紧盯工信部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导向计划和《产业基础创新发展目录(2021年版)》,搭建银企对接平台,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加强金融政策与产业政策协同,对符合条件的工业领域设备更新项目积极争取中央贴息补助资金。

(三)加强要素保障。加强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项目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加快前期审批手续办理,开辟审批绿色通道。鼓励各县区加强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项目要素资源保障,对不新增土地、以设备更新为主的技术改造项目,简化前期审批手续。

(四)强化标准引领。全面落实国家出台的《先进安全应急装备(推广)目录》,推广与应用《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目录》,引导企业对标先进标准实施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严格执行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国家修订完善节能降碳、环保、安全、循环利用等相关标准,贯彻实施好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化行动。

四、落实机制

落实庆阳市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专班统一部署,协调解决工业领域或部门间协同问题,强化要素保障服务,加强调度分析。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细化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提前储备一批高质量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项目,积极争取中央、省财政相关资金支持;用好国家再贷款政策,密切与银行合作,及时对接优质企业和工业技改项目信息;加强技改项目信息共享,提前介入做好技术改造项目涉及的能评、安评和环评的指导和服务,保障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顺利实施。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