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庆阳市智慧水利新基建项目规划》的政策解读
一、编制背景及过程
依据党中央、国务院2023年2月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水利部2021年11月印发的《关于大力推进智慧水利建设指导意见》《“十四五”期间推进智慧水利建设实施方案》,省政府办公厅2022年2月印发的《甘肃省数字政府建设总体规划》(2021-2025)等政策文件规定,借助庆阳作为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八大枢纽节点城市建设的良好机遇,市水务局于2023年9月份委托启迪浦华水联网公司牵头,百度云、贵州东方世纪、成都四方伟业和市电信、移动、联通等公司配合,启动智慧水利新基建项目前期工作,2024年1月份编制完成《庆阳市智慧水利新基建项目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初稿。1月17日组织市发改、财政、工信、大数据中心、云创公司等部门进行讨论评审,并提请市司法局进行了合法性审查,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形成了《规划》(审议稿),已经2024年6月24日五届市政府第10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按照2024年7月17日五届市委第76次常委会会议审议意见进行了修改完善。
二、《规划》框架和主要内容
《规划》共有六章十五节。
第一章:现状与形势。阐明了全市水情概况、水利工程及信息化建设现状及智慧水利形势要求。
第二章:总体思路。阐明了规划方案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规划范围及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全面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代治水方针,抢抓对接国家支持新基建项目政策机遇,依托庆阳“东数西算”枢纽节点城市建设优势,按照构建“一纵三横、百湖千池”水网体系总体布局,实施好布点、连线、织网工程,做优水利新基建“智座”,做实水利新基建“智脑”,做强水利新基建“智库”,构建形成数据互联共享、数字多元共治的水利新业态,实现水利行业管理数字化、智能化、现代化。(二)基本原则。包括需求牵引、以数赋能,应用至上、系统施策,防范风险、安全可控,全面规划、统筹推进等四个方面。(三)规划范围及水平年限。2024至2028年,共5年时间,范围覆盖七县一区水利行业全领域。(四)发展目标。到2025年,基本构建起智慧水利平台及应用场景,实现数字赋能水利事业发展;到2028年,全面形成智慧水利新业态,达到全国水利行业先进水平。
第三章:主要任务。打造“4+8”(一朵水务云、一张数字网、一个数据中心、一个数字孪生平台和8大应用场景)的数字治水产业体系。(一)一朵水务云:依托电信天翼云大底座、大系统,与黄河超算中心、百度云、阿里云和启迪水联网等单位合作,打造立足庆阳、辐射西北、面向全国的水利数字孪生算力服务基地,构建集防洪、供水、生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智慧水务云。(二)一张数字网:在充分利用水务行业现有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对工程全要素和建设运行全过程进行数字映射、智能模拟、前瞻预演,打造全市智慧水利“数字网”,实现一图全面感知,一体联动运行,一屏科学决策,一站智慧服务。(三)一个数据中心:租用庆阳电信大数据中心机架,建设水利业务处理中心、水务数据服务中心,构建智慧水利大数据中心。(四)一个数字孪生平台:利用三维仿真技术,对江河湖泊、水利工程等物理实体进行数字映射、智慧模拟和仿真推演,支撑8个水利业务应用系统。(五)八大应用场景:按照“专注业务、自建最小、共享最大”的要求,立足管理服务和统筹调度,多个应用系统集成汇聚,搭建统一平台,市级统建,县区共用。1.智慧水资源管理。重点对全市1722户3078处取水口安装在线计量监测设施,实现取水全天候监测,超限自动报警,达到实时分析、精准管控的目的。2.智慧水网管理。重点围绕全市“一纵三横、百湖千池”总体布局,对巴家咀水库、扬黄工程、莲花寺水库引水、小盘河水库引水等骨干水网工程开展数字孪生建设,建立数字模型,实现工程整体呈现、实时监控、科学调度。3.智慧城乡供水管理。重点对全市37处农村千吨万人集中供水工程涉及的115处机井、5座水厂、25处泵站、1030座蓄水池、2118处分水口进行自动化设备配套更新,安装在线传感器,实现供水实时监测,事故及时预警,构建从源头到龙头的智慧化管理体系。4.智慧河湖管理。重点对马莲河、蒲河、葫芦河、四郎河、洪河等120多条河流、26座重点水库,配套建设55套水质监测设备、237处视频监测站点,进行河道实时监控、生态流量在线监测和河湖智能化巡查。5.智慧水旱灾害防御。重点对河湖水系、水库淤地坝、水文站点补充安装视频监控站点84处,监测设备142台(套),实行“四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调度一体化、方案模拟实景化,为防汛指挥提供技术支撑。6.智慧灌区管理。重点对全市新建的百万亩高标准农田节水补充灌区及老旧灌区进行自动化配套,实现信息化管理。7.智慧水利项目管理。重点对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前期审批、招标投标、建设管理、竣工验收、运行维护等环节,实行在线监管。8.智慧办公管理。对全市水务系统政务、公文、档案及会议等实行自动化管理。
第四章:投资匡算及实施计划。(一)投资匡算。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住建部、水利部等部委及甘肃省工程投资匡算相关规定和标准,参照宁夏及我省临洮河湖管理、疏勒河灌区管理等试点投资情况,估算总投资4.72亿元。计划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及中央财政水利发展资金,申请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剩余部分通过引进市场主体的途径融资共建。(二)实施计划。2025年前计划实施18项工程,主要完成50处规模以上取水口、环县、西峰以及镇原城区及18处农村千吨万人工程、市内6条主要河流,宁县30万亩灌区自动化基础设施配套、巴家咀(含五台山)水库、小盘河水库数字孪生建设,数据处理中心和业务处理中心的搭建及8个应用系统软件建设,计划完成投资2.652亿元;2028年前计划实施20项工程,主要完成剩余3028处取水口,全市剩余5个县区和全市19处村千吨万人工程、市内其他河流、重点湖库、敏感水域智慧化管理,扬黄工程、小盘河水库引水、莲花寺水库引水工程及全市所有水库、中小河流、山洪沟道防洪的数字孪生建设,完善数据处理中心和业务处理中心以及各个应用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缺陷,计划完成投资2.065亿元。
第五章:效益分析。(一)经济效益。经测算,项目实施后,年产生效益8000万元,其中强化平台共用、资源共享、水务云算力开发利用和服务,增加收益4500万元;降低管理成本40%,节约管理费用3500万元。扣除运行维护费用1516万元(机架租赁及云服务费用700万元,管理运行及维护费用816万元),年可产生直接收益6484万元。另外,通过提高防灾减灾效率30%,年可减少灾害损失1.3亿元。(二)社会效益。该项目惠及全市七县一区116个乡镇215万人,覆盖120条河流和88处水利工程,可有效增强人民群众用水安全感。(三)生态效益。通过项目实施,全市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8%,年新增节水量1830万立方米,同时可有效改善河湖生态环境。
第六章:保障措施。包括加强组织领导,突出规划引领,健全智库保障,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监督指导5个方面。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