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关于《庆阳市人工影响天气能力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的政策解读

来源:庆阳市气象局 发布时间:2023-04-23 16:41:58 【字体:

一、起草背景

我市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始于1992年,现有作业点34个,作业点布设密度1.25个/千平方公里,与周边平凉、天水、咸阳、延安相比存在作业点偏少、作业覆盖范围不足、作业能力偏低等问题。

2022年5月11日我市遭受了大范围的风雹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为全面贯彻落实《庆阳市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庆政发〔2022〕50号)精神,补齐我市人工影响天气(以下简称“人影”)能力短板弱项,提升我市人影保障能力、作业能力、安全能力和管理水平,推动我市人影工作高质量发展,制定了《庆阳市人工影响天气能力提升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二、起草依据

《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国发〔2022〕1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0〕47号)、《甘肃省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甘政发〔2022〕54号)、《庆阳市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庆政发〔2022〕50号)。

三、主要内容

共三部分,包括总体要求、十项工作任务、三方面保障措施。

第一部分,总体要求。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提出能力提升行动实施完成后,形成组织完善、服务精细、保障有力的人影工作体系,全市人影作业点将达到174个,作业点布设密度提升了5.17个/千平方公里,达到6.42个/千平方公里,基本与平凉持平,立体化(飞机、火箭、高炮等)的增雨(雪)作业基本覆盖全市范围;人工防雹保护面积达到7400平方公里,基本覆盖全市农林业种植区域,全市作业点实时信息监控率和标准化率、物联网监控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95%以上,实现高炮、火箭安全加密装置全覆盖。

第二部分,工作任务。

(一)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保障能力提升行动。共3项工作任务。一是强化乡村振兴保障。加大重点区域、重要农事季节的抗旱、防雹作业力度,保障“陇东粮仓”粮食安全。二是强化生态文明保障。围绕“五区”“五河”建立人工增雨(雪)作业机制,强化作业调度,积极开展生态修复型人影作业,实现人影服务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式发展。三是强化重大应急保障。完善应对森林草原火灾火险、异常高温干旱等事件的人影应急工作机制。

(二)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实施作业能力提升行动。共4项工作任务。一是提升监测能力。加强多源观测的云降水信息挖掘和应用开发,推进云水资源特征量的实时精细监测。二是提升作业能力。协调“新舟60”人工增雨(雪)飞机驻庆机场保障能力建设。对全市现有的30个高炮作业点改造为标准化综合作业点。新建44个综合作业点,6个固定火箭作业点。为全市11部人影作业移动车辆配置新型自动化车载式火箭发射架。三是提升指挥能力。建设智慧型人影监测预警和作业指挥业务平台。四是提升评估能力。发挥西峰新一代天气雷达、环县X波段雷达的作用,建设人影外场实验基地。

(三)围绕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实施安全能力提升行动。共3项工作任务。一是推进人影安全工作信息化。为全市74个综合作业点和15个固定火箭作业点布设全天候5G实景监控系统,加快推进人影安全监管能力建设。二是提升人影作业装备安全性能。三是完善人影安全责任体系。

第三部分,保障措施。共4个方面。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市、县(区)政府要加强对人影工作的领导和协调,确保人影能力提升行动早日完成,尽快发挥效益。二是加强资金保障。市、县区财政将人影工作所需的作业、人员、弹药、培训等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市级重点支持规划部署、业务指导及人影指挥、外场试验、安全监管等;县(区)重点支持作业点建设、作业设备购置、人员培训等资金,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基层专业化作业队伍建设,强化技术培训,健全聘用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配强骨干力量,提升队伍素质。四是加强宣传引导。

相关文件:庆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庆阳市人工影响天气能力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