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庆阳市市级部门实施零基预算管理落实方案》的政策解读
一、起草背景
零基预算是指年度预算编制不受以往预算安排情况的影响,所有的预算支出均以零为基点,一切从实际需要与可能出发,逐项审议预算年度内各项支出内容的必要性、合理性及其开支标准,打破基数概念和支出固化格局,结合财力状况、轻重缓急、实际需求、绩效情况等,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预算的一种方式。
财政部印发的《关于编制中央部门2021-2023年支出规划和2021年部门预算的通知》(财预〔2020〕89号)中要求“强化运用零基预算理念,打破基数概念和支出固化格局,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2020年12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甘肃省省级部门实施零基预算管理工作方案》,对省级部门基本支出预算、项目支出预算编制以及预算绩效管理机制等提出了具体要求,着力促进预算管理提质增效,提高财政资金统筹能力和资源配置效率。为落实零基预算理念,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切实提升我市财政理财水平,根据省上《方案》精神和市政府领导批示要求,起草了《庆阳市市级部门实施零基预算管理落实方案(审议稿)》(以下简称《落实方案》)。
二、主要内容
《落实方案》包括总体要求、基本支出预算编制、项目支出预算编制、健全预算绩效管理机制、保障措施5部分。主要内容在与省上《工作方案》总体保持一致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做了调整细化。一是将省上基本支出项目中人员类项目中的通用项目和专用项目(纪检监察、信访等部门工作津贴)合并为人员类项目;二是取消项目支出预算编制中按层级和按重要程度划分方法,结合我市实际调整为政策性项目、必保项目、重点项目和一般专项;三是细化项目入库管理程序,明确时间期限,要求部门单位提前一年左右做好项目的研究论证、组织入库工作。
第一部分为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决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通过实施零基预算管理,引导部门立足全局,系统谋划年度目标任务、科学申报编制预算,促进预算管理提质增效,切实增强财政资金和政策的指向性,加强全口径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统筹能力和资源配置效率,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更好地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财力保障。
第二部分为基本支出预算编制。主要是指部门(单位)为保障其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正常履行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必需的基本开支而编制的年度支出计划。按其支出方向和用途分为人员类项目和运转类公用经费项目,全部实行分类分档、定员定额管理。从基本支出的项目、类档定额标准和编制方法对基本支出预算编制分别作出了具体要求。
第三部分为项目支出预算编制。主要指部门(单位)为完成其特定的工作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之外编制的年度支出计划。项目支出预算实行分级、分类管理。按资金使用方向和用途,分为其他运转类项目和特定目标类项目两类,其中,其他运转类项目是指为保障部门(单位)管理的大型公用设施、大型专用设备、专业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及取消收费后的各类成本等方面需要安排的支出;特定目标类项目是指部门(单位)为完成其特定的工作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项目支出。现从项目管理方面提了3方面要求,一是实行项目库信息动态管理;二是规范项目申报入库管理程序;三是统筹安排项目支出预算。
第四部分为健全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各主管部门(单位)在申请新设专项资金、提出重大政策和项目资金需求前,应开展项目事前绩效评估和项目评审,出具事前绩效评估报告,未开展绩效评估的不得纳入财政项目库。将绩效目标设定作为预算编制的前置环节,入库项目必须填报绩效目标及相应指标,并随预算编制流程同步提交、同步审核。未按要求提交绩效目标或绩效目标设定与实际脱节的,不得纳入项目库,不安排年度预算。
建立预算安排与绩效评价结果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对绩效评价结果较好的项目优先保障,对绩效一般的项目督促改进,对评价结果较差、审计问题较多的项目压减或取消预算安排,构建反馈、整改、提升绩效的良性循环。
第五部分为保障措施。主要从加强组织领导、靠实主体责任、强化监督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