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庆阳市企业投资项目生成落地机制》的政策解读
一、制定《实施意见》和《生成落地机制》的背景和目的
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支持促进民营企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国家各部委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新政策。省委省政府结合全省实际,相继制定印发《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甘发〔2020〕12号)和《关于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若干措施的通知》(甘政办发〔2020〕35号)等一系列政策措施。8月份,省政府根据目前经济发展的大背景和国家最新政策,又及时研究制定了《关于切实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甘政办发〔2020〕86号),并召开全省民营经济发展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目的在于落实国家最新政策,巩固已有成果,拿出真金白银,进一步提振发展信心。
长期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营企业发展,把推进民营企业发展作为促进企业发展和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开展企业服务直通车市长接待日活动,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民营企业发展问题。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民营企业就企业发展和改善营商环境开展调研,通过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主要领导面对面听取民营企业家诉求,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在8月25日全省民营经济发展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之后,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领市政府分管领导、市直有关部门和县区政府负责人,前往兰州新区开展考察学习,重点学习新区在产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招商引资、政务服务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相关政策措施,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更好服务民营企业发展,市委市政府在认真研究国家省上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一系列政策基础上,借鉴吸收兰州新区发展经验,结合庆阳实际,充分征求吸纳各县区、市直有关部门、企业的意见建议,研究制定了《关于切实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庆办发〔2020〕44号)和《庆阳市企业投资项目生成落地机制》(庆政办发〔2020〕82号),这是两份综合性、集成性、操作性较强的文件,目的在于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上关于民营经济发展和优化营商环境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提升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服务效能,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创新,切实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快速发展。
二、《实施意见》主要内容
《实施意见》的内容突出了实用管用好用,共分为7大方面30条,其中:“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包括放开民营企业市场准入、破除招投标隐性壁垒、开辟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等内容,“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包括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降低企业用地成本、降低企业项目建设风险、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等内容,“民营企业发展奖补”包括设立企业贡献奖、重大投资项目奖励等内容,“加强民企融资支持”包括健全服务民营企业融资体系、完善银行保险业服务体系等内容,“民企改革创新”包括引导企业深化改革提升管理水平、鼓励民营企业优化重组转型升级等内容,“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包括完善平等保护机制、开展涉企遗留问题专项整治等内容,“完善沟通联系机制”包括民营企业发展协调机制、营造亲商重商社会环境等内容。
全文30条中,第6条“拿地即开工模式”,第28条“民营企业工作专班”等都是最新提出。第7条“免缴三项社会保险”、第5条“减免工会会费”等政策是对各行业最新出台惠企政策的贯彻落实。针对民营企业最关注的工程款项支付问题,在第8条“严格落实企业账款防拖欠机制”中,对账款支付的期限、形式、责任人、违约责任都做出了明确规定。对企业十分关心的乱收保证金问题,明确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工程建设保证金收取标准,即除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工程质量保证金、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之外,不得再收取其他保证金。对民营企业平等参与招投标问题,在第3条“破除招投标隐性壁垒”中,提出了不得设置与项目无关的企业性质、规模、业绩等不合理条件。坚持用具体数字体现“真金白银”,第10到12条提出设立全市招商引资企业贡献奖、加大企业重大投资项目奖励、大力吸引总部企业落地,逐条列出了招商引资企业享受奖补政策的详细标准、奖补金额、具体比例,做到界定清晰、通俗易懂、一目了然。通过奖励吸引大型企业把庆阳作为投资发展的重要目的地,引强入庆,积极参与庆阳开发建设,实现互利共赢发展。
三、《生成落地机制》主要内容
《生成落地机制》的内容突出了改革、创新、服务,共提出谋划生成、蓝图管控、专家指导、会商决策、土地供应、入园准入、项目承诺、并联审批、区域评估、帮办代办、全程监管、落地协调、专班招商等13项企业投资项目生成落地机制。养护好营商环境这棵“梧桐树”,才能引来更多“金凤凰”,看似简单的项目生成落地机制,背后是放管服改革力度的再加大、审批流程的再创新、服务机制的再完善、观念作风的再转变。通过建立企业项目生成机制、构建“一张蓝图”、建立企业投资项目储备库、推行园区专家指导、组建十个产业专班等前期工作机制支撑,为后续项目精准招商和审批提速创造条件,实现项目快速精准落地。在项目处于意向投资阶段、尚未进入办理正式手续前,组织相关部门召开项目前期预审会议,完善企业项目投资准入决策程序,协调解决项目产业政策、土地、规划、建设、环保、资源要素等准入条件,及时解决项目落地“卡脖子”问题。通过前期会商,最大限度发挥审批部门集中联动优势,变“坐等审批”为“审批前移”,促使政府与企业、服务与需求无缝连接。对达成明确投资意向的企业投资项目签订《庆阳市企业投资项目承诺书》,明确项目办理流程,推行企业承诺、过程监管、事后验收项目建设管理模式,落实项目联审联办机制,进一步优化项目审批链条,简化项目审批流程,打通项目落地慢、落地难的任督二脉。通过进一步明确各行业部门责任和工作任务,实行区域评估共享、帮办代办、落地协调等机制,打破以往部门之间各自为战、审批信息不互通等问题,为全市企业投资项目顺利落地提供有力保障。
鉴于《实施意见》《生成落地机制》两个文件已印发给大家,大家可以深入了解。在文件执行过程也可以就相关条款随时与相关单位沟通,我就解读到这里。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