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原县2023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本年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庆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2023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编制和发布工作的通知》要求编制。全文包括总体情况、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管理、政府信息、平台建设、监督保障六方面内容。本年报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从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一、总体情况
(一)主动公开方面。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关于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十四五”规划、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市场主体扩量提质等方面加大了主动公开力度。持续推进医疗卫生、教育领域、就业稳岗、民生保障、乡村振兴、公共企事业单位、公共财政、市场主体、减税降费、扩大有效投资、政策解读、回应关切、决策公众参与、新闻发布会、建议提案办理、政务新媒体监管、政务舆情回应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工作。全年公开各类政府信息14344条(其中:政府网站公开4600条,政务新媒体公开2123条,政务服务平台公开1866条,公示公告栏公开3458条,其他方式公开2295条,依申请公开10件),建设政务公开专区22个(19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县政务中心,档案馆、图书馆)。
(二)依申请公开方面。严格执行《庆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庆阳市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办理程序的通知》,依法依规做好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严格规范依申请公开办理程序,规范接收渠道。树牢宗旨意识,主动延伸服务,及时加强同申请人沟通联系,最大限度满足群众获取政府信息需求。全县共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10件,其中通过镇原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申请4件,通过邮件向政府办公室邮寄纸质版申请3件,向政府工作部门申请3件,全部办结,申请内容涉及土地征收,住房和城乡建设,乡村振兴政策等方面。均在法定期限内予以答复。
(三)政府信息管理。镇原县严格落实《甘肃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甘肃省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办法》以及《镇原县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文件制发程序,严把文件起草关、审查关、清理关。年内审查规范性文件6件、非规范性文件21件,对印发的规范性文件,及时按程序向市政府和县人大常委会报备并主动公开,全年共清理规范性文件15件(其中:清理失效6件、继续有效8件、待修改1件),清理结果在县政府网站进行公示,确保规范性文件符合法律规定,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
(四)平台建设方面。按照市政府办关于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的部署,完成网站无障碍及适老化改造和政务公开页面升级,并全面支持互联网协议第 6 版。
(五)监督管理方面。一是强化考核力度。严格落实《镇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镇原县政务公开、政府网站及政务新媒体工作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按照日常评估、组织考核、综合评定的方式,全面、客观、公正、高效地完成了全县政务信息公开考核,极大促进了全县政务公开工作。二是强化政府系统政务新媒体监管。针对“功能定位不清晰、信息发布不严谨、建设运维不规范、监督管理不到位”的政务新媒体开展集中清理整顿。对运行的43个政务新兴媒体账号采取月抽查、季通报的方式进行监管,巡查整改68处;积极运用技术手段对政务新媒体账号进行实时监控,全县政务新媒体运营实效不断提升,全年共上报自查报告4份,转载上级政策宣传信息215次。三是强化政府网站及各子站日常监管。严格按照“日巡查、周排查、月通报”的监管模式定期对县政府网站及45个子站运维进行全覆检查。同时利用技术手段对网站进行实时检测,对检测发现的有害信息第一时间处理。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第二十条第(一)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制发件数 | 本年废止件数 | 现行有效件数 |
规章 | 0 | 0 | 0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6 | 6 | 9 |
第二十条第(五)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 ||
行政许可 | 58558 | ||
第二十条第(六)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 ||
行政处罚 | 26471 | ||
行政强制 | 1 | ||
第二十条第(八)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收费金额(单位:万元) | ||
行政事业性收费 | 905 |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2023年,全县共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10件,其中通过镇原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申请4件,通过邮件向政府办公室邮寄纸质版申请3件,向政府工作部门申请3件,全部办结,申请内容涉及土地征收,住房和城乡建设,乡村振兴政策等方面。
(本列数据的勾稽关系为:第一项加第二项之和,等于第三项加第四项之和) | 申请人情况 | ||||||||
自 然 人 | 法人或其他组织 | 总 计 | |||||||
商 业 企 业 | 科 研 机 构 | 社 会 公 益 组 织 | 法 律 服 务 机 构 | 其 他 | |||||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10 | 0 | 0 | 0 | 0 | 0 | 10 | ||
二、上年结转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三、本年度办理结果 | (一)予以公开 | 10 | 0 | 0 | 0 | 0 | 0 | 10 | |
(二)部分公开(区分处理的,只计这一情形,不计其他情形)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三) 不予公开 | 1.属于国家秘密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危及“三安全一稳定”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保护第三方合法权益 | 0 | 0 | 0 | 0 | 0 | 0 | 0 | ||
5.属于三类内部事务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6.属于四类过程性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7.属于行政执法案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8.属于行政查询事项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四) 无法提供 | 1.本机关不掌握相关政府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没有现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补正后申请内容仍不明确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五) 不予处理 | 1.信访举报投诉类申请 | 1 | 0 | 0 | 0 | 0 | 0 | 1 | |
2.重复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要求提供公开出版物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无正当理由大量反复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5.要求行政机关确认或重新出具已获取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六) 其他处理 | 1.申请人无正当理由逾期不补正、行政机关不再处理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申请人逾期未按收费通知要求缴纳费用、行政机关不再处理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其他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七)总计 | 10 | 0 | 0 | 0 | 0 | 0 | 10 | ||
四、结转下年度继续办理 | 0 | 0 | 0 | 0 | 0 | 0 | 0 |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2023未收到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公诉案件。
行政复议 | 行政诉讼 | |||||||||||||
结 果 维 持 | 结 果 纠 正 | 其 他 结 果 | 尚 未 审 结 | 总 计 | 未经复议直接起诉 | 复议后起诉 | ||||||||
结 果 维 持 | 结 果 纠 正 | 其 他 结 果 | 尚 未 审 结 | 总 计 | 结 果 维 持 | 结 果 纠 正 | 其 他 结 果 | 尚 未 审 结 | 总 计 |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本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人员专业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公开的广度有待进一步拓展;三是考核权重占比有待进一步提升。 下一步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着重从以下几方面抓起,争取下一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是持续抓好业务培训,用专业化知识为业务人员“赋能”。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覆盖面广、专业性强,抓好从业人员和队伍的业务培训至关重要。二是继续利用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新闻媒体等多种平台开展政策发布工作,提高政策知晓度和覆盖面。 三是修订考核办法,逐步提高政务公开考核工作在年终考核中占比权重,积极开展政务公开先进评选表彰,提振干部队伍士气,充分鼓励先进、激励创新、推广经验做法、发挥示范效应。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府信息公开处理费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办〔2020〕109号)规定的按件、按量收费标准,本年度未产生信息公开处理费。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