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原县2019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一、概述
2019年,镇原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庆阳市2019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和《庆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2019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有关事项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进一步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要求,增强公开实效,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序推进。
(一)总体情况
按照市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持续推进行政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和结果公开工作,进一步强化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力度。镇原县人民政府网站政府信息公开版块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十条规定设置栏目,政策文件、人事、财政资金、安全生产、食药品安全、征地、重大项目、应急管理、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信息都按照时间节点进行主动公开。机构职能根据各单位三定方案及时进行更新修改。按照《镇原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管理办法》,政府自产文件按照其公开属性,对于主动公开的文件及时在“政策文件”栏目公开,部门公开文件严格按照部门业务人员初审、分管负责人二审、主要负责人三审签字、部门业务人员四审盖章、政府办分管负责人五审签发、政务公开业务人员六审发布制度,确保主动公开信息零错误。设立依申请公开栏目,发布申请须知、申请指南和申请流程,在线填写申请表、查询申请办理情况。严格落实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认定、答复、审核制度,会同相关单位协同审核依申请公开信息,规范及时地答复申请人。
2019年度全县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3531条。其中:通过政府网站公开9797条,政务微信公开3432条,其他方式公开302条。
一是推进规范性文件公开。2019年,镇原县进一步健全行政决策机制,聘请的2名法律顾问,参与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起草及其他涉法事务,并将除依法应当保密外的,在决策前都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并及时反馈意见采纳情况。制定审核规范性文件5件,依法公开4件。
二是推进政策执行和履职情况公开。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发展规划提出的重要事项,各重点领域牵头单位进行了进展和完成情况公布。新设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栏、“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进行时”“作风建设·集中整治进行时”等专栏,包括之前的专题栏目共18个专栏全年公开信息1232条。
三是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办理。按照“应取必取、能放则放、重心下移、方便办事”和“对应承接”的原则,对省、市决定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坚决予以取消,对下放的审批事项全部承接落实,共取消下放调整行政审批事项20批409项,县级自行取消调整11项。2019年政务服务网上办件18087件,办结18087件,办结率为100%。社会保障卡等65个高频事项全部可通过网上办理。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1.政策解读和回应关切落实情况。依据《庆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政策性文件解读工作的通知》(庆政办电发〔2019〕23号)文件,制定印发了《镇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政策性文件解读工作的通知》(镇政办电发〔2019〕11号)文件,对于政策文件解读范围、解读主体、解读要素、解读形式、解读渠道、解读实施等作了说明,要求文件起草部门主要负责人作为第一解读人和责任人解读相关文件。转载中国政府网政策解读文件并和政策文件相互关联,及时转载、发布关乎民生利益的相关文件政策。2019年在政府门户网站“政策解读”栏目发布解读信息163条,发布政策文件信息32条。“回应关切”栏目转载国家、省、市相关负责人关于民生利益的信息27条。
2.重要决策部署和行政执法信息公开情况。在政府门户网站公开政府全体会议和常务会议讨论决定的不涉密事项。全面扎实开展政务诚信建设和“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制定了《镇原县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组织32个职能部门在“信用庆阳”网站上传共享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对176户企业、26户农专社、208户个体工商户进行了“双随机”抽查,对96户企业进行了跨部门联合督查,对查无下落的15户企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管理,下发整改通知书23份,立案8起,公开曝光“老赖”3批96人。对于市场监管行政处罚、生态环境行政处罚及适用四个配套办法的案件在政府门户网站发布9条;并对精准扶贫、“最多跑一次”、扫黑除恶等方面的政策知晓度进行网络调查征集。
3.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情况。发布重大气象预警信息33条;脱贫攻坚相关文件、政策、资金用途信息公开151条;建设项目环评报告、空气质量检测报告、饮用水源地水质检测报告等信息公开55条;围绕“放管服”改革新任务新举措,积极推动政府工作重心向“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转变,完成了第五轮事项流程优化,全县政务服务事项办理减少资料136项,优化环节81个,缩短时限1328个工作日,先后分4批次公布“减证便民”事项117个,疏通了23个部门94个堵点问题,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提供材料减少60%以上。发布规范性文件、人事、征地、社会救助、重大项目、安全生产、教育、医疗、公共文化体育、社会保障、涉农政策、为民办实事落实情况等信息114条。2019年,镇原县共办理县人大代表建议和县政协委员提案58件,其中人大代表建议25件,政协委员提案35件。公开县直部门及乡镇机构职能信息44条;公开2019年度县级财政预算及“三公”经费预算和2018年县级财政决算及“三公”经费等信息393条。,
4.公开平台建设情况。加强政府门户网站和政务服务网镇原子站内容建设和信息发布审核,按照《政府网站发展指引》要求,全面梳理机构改革后网站管理职责,做好法人变更后的网站备案工作和政务服务网镇原子站二级域名变更和原域名注销工作。政务中心筹资394.7万元,联通了县乡村三组政务外网,采购了政务服务自助设备,梳理并编制完成政务服务事项清单。2019年12月初,政务服务网镇原子站与省市平台完成对接,顺利上线运行。统筹推进政务信息新媒体与政府网站的协同联动,开通的“镇原县人民政府”“镇原县广播电视台”“镇原发布”三个微信公众号,现全部由融媒体中心运营,工作日每天更新,运行良好,2019年分别发布信息915条、1163条、1354条。大力推进“一网通办”,推动实体大厅与网上平台融合发展,共梳理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743项,可在线办理741项,可办率99.73%。通过政府门户网站、甘肃政务服务网镇原子站等平台及时发布“放管服”改革动态信息299条。受理并答复市政府门户网站转办网民留言和政府门户网站政民互动版块网民留言312条,办结答复308条;甘肃政务服务网镇原子站全年共受理网民留言31条,办结答复31条。规范县级“12345”热线运行,招聘话务员4人,抽调督办岗1人,全年受理各类诉求2045件,直接办理1347件,直办率 65.87%;转派单位办理698件,办结率100% ,群众满意率98.25%。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19年共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2件,按时办结2件。其中1件为申请公开合作医疗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报销办法及标准,相关文件为主动公开文件,已经在“政策文件”栏目发布;1件为申请公开2008年至2019年危房改造农户名单,该名单在“啄木鸟”公众号主动公开,无不予公开信息。
(四)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举报投诉情况
2019年,镇原县没有收到任何与政府信息公开有关的行政复议,没有引发有关政府信息公开提起的行政诉讼和举报投诉事件。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一)存在问题。
一是信息公开不够充分。部分单位对信息公开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主动公开意识淡薄。例如政策性文件解读,虽然制定了文件解读相关文件,但职能部门工作落实不到位,大多数文件未解读。
二是公开形式不够便民。适合农村、社区等群众查阅的公开形式不够丰富,例如在外务工人员,对于本村公告栏公示的关切民生利益的社会保障、征地、选举等内容无法了解。
三是宣传工作不够到位。群众对电子政务平台公开信息了解不够,知晓率低,依申请公开办件量少,互动性不强。镇原县政府门户网站依申请公开信息多数是信访问题。
四是热点回应不够全面。县级部门热点问题基本为网络舆情,通过微信、微博、贴吧等渠道第一时间给予回应,网站回应较少。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镇原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将紧扣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公众期盼,切实整改存在的问题,继续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庆阳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庆阳市2019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要求,参照《庆阳市互联网+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工作督查自评指标及评分标准》,认真履行公开职责,全面做好互联网+信息与政务公开工作。
一是信息分类集中公开实现新突破。科学设置政府信息公开栏目,着重提升各种类别政府信息公开的集中度。打造县乡一体化的“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将各个行业部门惠民政策、民生项目、资金信息分类集中展示,满足群众对政府信息的差异化需求。
二是信息公开监督管理实现新突破。用制度规范政府信息公开贯穿政府各项工作全过程、全流程,行政权力运行到哪里,公开监督就延伸到哪里,扩大主动公开信息量。
三是权威解读回应实现新突破。全面运行政策解读机制,对国家、省、市出台的重大决策部署、涉及民生的政策措施、重点领域改革、重大项目规划及实施等情况,及时转载专家解读信息。对公众普遍关切的民生问题和重大舆情,努力做到时时掌握舆情信息,及时发布权威声音。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2019年,镇原县未向社会公众、企业收取任何与政府信息公开有关的费用。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