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第75号建议的答复
尊敬的张志宪、刘月明、罗海勇、张粉琴代表:
你们好!非常感谢对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大镇原县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支持力度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十三五”以来,在国家和省上的大力支持下,在市县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镇原县流域水污染治理设施不断完善、监管机制不断健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2021年、2022年、2023年1—6月,镇原县境内洪河下郑村国考断面、蒲河巴家咀和茹河彭阳村省考断面、蒲河文洼市考断面平均水质全部达标,水质优良比例为100%,水环境质量改善明显。主要采取的工作措施有:
一是加快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近年来,针对镇原县污水处理基础设施方面存在的短板和弱项,市县各级各方面积极争取资金,持续推动城镇生活和工业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其中,位于巴家咀水库上游及周边的殷家城、三岔、新集、方山、孟坝、太平等乡镇率先建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对改善蒲河水质和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县城污水处理厂完成了提标改造,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标准;金龙工业园区一期、二期污水处理厂先后建成投运,有效解决了茹河沿岸企业废水散排、乱排和滥设排污口等现象;临泾、南川、上肖、庙渠、马渠、武沟、屯字、新城、平泉、郭塬等乡镇污水处理设施相继建成或投入试运行,实现了对街区污水收效收集处理。与“十三五”初相比,镇原县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实现了从“零”到全覆盖的巨大跨越,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从一级B标准提升至一级A标准,金龙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能力从“零”突破至14000方/天,全县污水处理能力和水污染治理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二是统筹谋划实施水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十四五”以来,全市生态环境系统抢抓国家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机遇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机遇,积极争取中央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32627万元,用于支持21个尾水人工湿地、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等水污染防治项目建设。其中镇原县孟坝镇污水处理站尾水人工湿地工程、镇原县工业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工程、三岔镇污水处理工程人工湿地项目3个工程项目共获得中央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6238万元,占全市中央水污染专项资金的19.1%。目前,镇原工业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工程已建成投入试运行,孟坝镇污水处理站尾水人工湿地工程已完成共工程量的80%以上,三岔镇污水处理工程人工湿地项目正在抓紧开展前期工作。同时,按照《中央生态环境资金项目储备库入库指南》要求,全市精心谋划、储备中央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项目14个,估算总投资43224.8万元,计划申请专项资金37214.2万元。其中,镇原县谋划、储备中央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项目4个,估算总投资8152.5万元,拟申请专项资金7150万元。
三是不断完善水环境监督管理机制。在强化工程措施的基础上,市生态环境局不断建立健全水质监测、预警通报、设施运营、监督执法、考核问效等工作机制,推动水污染治理工作长效有序开展。按照国家和省上安排,按月开展蒲河、洪河、茹河等主要河流国、省、市考核断面水质监测和结果通报,对水质超标或具有超标风险断面及时预警督办。鼓励采取县乡一体化或委托第三方专业公司运维等方式,对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站实行统一运营管理,不断提高专业化、规范化管理水平。按月对城镇生活、工业园区、重点企业等污水处理厂站出水水质进行抽测,及时通报水质结果,倒逼地方和有关企业切实履行水污染治理责任。加强流域水污染防治日常监管和执法监督,对设施擅自停运、超标排放等问题依法调查处理,严厉打击偷排、直排等恶劣环境违法行为。建立完善重点问题领导包抓、督查督办、清单交办、约谈提醒、责任追究等工作机制,有力推动解决了一批水污染防治重点、难点问题。
下一步,市生态环境局将围绕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要求,结合镇原县水污染治理方面存在的短板和弱项,继续谋划、储备一批尾水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河湖生态缓冲带建设、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等水污染防治项目,积极争取中央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支持。对已经纳入中央水污染防治项目储备库的4个项目,积极向上级部门、对口业务处室汇报衔接,争取在政策和资金方面持续给予倾斜和支持。同时,对正在实施的中央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项目,持续加强项目全过程管理和专项资金监督,提高资金执行率,确保项目按期建成并投入运行,为镇原县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和水环境质量改善发挥应有作用。
再次感谢对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庆阳市生态环境局
2023年8月9日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