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五届政协一次会议第283号提案的答复
吴万良代表:
您提出的 “关于推进我市畜牧养殖产业振兴的提案”收悉。经我们商市林草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等部门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探索轮牧休牧
按照2011年9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甘肃省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实施方案》(甘政办发〔2011〕232号),武威市草原划定包括草畜平衡区和禁牧区两种类型,我市草原全部划定为禁牧区。按照规定,草畜平衡区实行轮牧、休牧,禁牧区全面禁牧。2017年6月,我市颁布《庆阳市禁牧条例》,从法律层面落实禁牧措施。市县(区)政府及林草、农业部门严格落实禁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积极推进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有效解决生态与发展的矛盾。一是广泛宣传引导。市、县农业农村和林草部门广泛开展以草原补奖政策和禁牧条例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活动,引导牛羊养殖场户增强禁牧意识,营造良好禁牧氛围。二是大力推行舍饲圈养。引进适合舍饲圈养的湖羊作为主导品种,同步配套建设标准化养殖圈舍,推广高架床舍饲养羊模式和全混合日粮加工饲喂技术,推动传统散养向规模化、标准化养殖转变,全市肉羊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63.5%。三是积极开展人工种草。依托粮改饲和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基地项目,扩大紫花苜蓿、燕麦草等优质饲草种植面积,加大玉米秸秆青贮,保障饲草供应。今年,全市争取饲草项目资金7011.8万元,完成人工种草191万亩,其中粮饲兼用牧草种植151万亩,更新种植紫花苜蓿40万亩。目前完成苜蓿青干草收贮68万吨、麦草收贮24万吨,有效保障全市饲草供应。
二、关于开展草原生态修复
我市高度重视草原保护,切实加大草原生态治理。一是落实草原补奖政策。2011-2020年,我市先后实施两轮草原补奖,落实草原奖补面积1920.04万亩,累计奖补资金7.27亿元。二是实施草原保护项目。2016年以来,通过退牧还草工程、生态修复工程、已垦草原治理等项目实施,落实资金3.58亿元、治理恢复草原植被819.13万亩,全市天然草原植被得到了极大改善,草原植被盖度达到74.57%。三是加大草原鼠害防治。针对我市环县、华池县部分草原中华蚡鼠危害问题,采用毒饵诱杀、弓箭灭鼠、天敌投放等方式,控制草原鼠害蔓延。
三、关于畜牧人才引进
我市持续加大农业科技人才引进力度,为畜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支撑。一是组建专家技术团队。引进澳大利亚戴维德博士团队、中国农科院畜牧专家和市县畜牧兽医技术骨干,组建“国际队、国家队、地方队”三支技术队伍,开展舍饲专门化肉羊新品种培育,推广胚胎移植、人工授精、杂交改良等先进技术,提高良种化程度和生产效率。二是招引大学生发展畜牧产业。实施千名高校毕业生扶持计划,通过政策扶持、资金补助、事业留人等方式,招引大学生返乡从事畜牧产业。目前全市有700多名大专院校毕业生担任肉羊养殖场场长、合作社理事长和规模养殖场技术员。三是开展畜牧产业抓点示范。今年,市、县农业科研、畜牧技术推广单位先后选派68名中级以上职称技术人员下沉一线,开展肉牛、肉羊养殖抓点示范,共建办科技示范点20个,推广饲草料加工调制、肉牛高效育肥、肉羊杂交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新技术10项。
四、关于加大禁牧监管
我局配合林草部门,切实压实县乡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履行部门监管责任,督促农户落实禁牧主体责任。组成联合巡查队伍,采取定期巡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方式,对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人群实行动态监管、集中治理。加大对偷牧、夜牧、乱牧行为查处力度,先后清理禁牧区域羊畜18469只,警告训诫345人,立案查处3人,收缴罚款11000元,禁牧监管力度不断加大。
下一步,我局将坚持草原保护与产业发展统筹推进,加快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发展。一是严格按照第三轮草原补奖政策要求,建立全市1780.82万亩草原奖补台账,采取“一卡通”方式及时足额发放给农户,确保禁牧补助全面兑现。二是加快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大力推广标准化规模养殖,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养殖场、合作社、养殖大户发展适度规模养殖。三是加强饲草生产加工体系建设,鼓励养殖主体流转土地扩大饲草种植面积,支持饲草加工企业订单收储,提升饲草加工能力。同步配套建设饲草料配送中心、机械收贮服务队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全年完成饲草收储450万吨,其中青贮草350万吨、青干草100万吨,保障养殖业饲草供应。
感谢您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三农工作给予支持。
联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畜牧渔政管理科
联 系 人:张 忠
联系电话:0934-8215034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