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关于对庆阳市五届政协一次会议第320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规计科 发布时间:2022-07-14 10:05:47 【字体:

尊敬的何等强委员:

    您在庆阳市五届政协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对全市20世纪中后期兴修的部分农田水利工程恢复利用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庆阳市辖区内有以董志塬为中心的13条大塬,总土地面积270万亩,拥有耕地211万亩,素有“陇东粮仓”之称。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自20世纪中后期,我市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开始建造梯田,筑坝拦洪,开沟修渠,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截止2021年底,全市共建成千亩以上灌区25处,万亩以上中型灌区13处,这些工程对我市农业生产和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这些工程多建于20世纪中后期,建设标准较低,灌溉方式原始,且我市属于典型的雨养农业区,川台灌区以小麦、玉米等大田作物为主,作用发挥不充分,增收效果不明显;塬区果园、蔬菜等设施农业,仅利用地下水和少量集雨设施进行补充灌溉,效益更加偏低。同时,由于管理水平滞后,维修养护资金、人才短板明显,致使设施废弃闲置,渠道淤积渗漏的问题时有发生,用则管、不用则弃的现象比较突出。为此,您提出了“关于对全市20世纪中后期兴修的部分农田水利工程恢复利用的提案”,较为中肯。

对您提出的提案,我们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为全面做好农田水利工程恢复利用,全力助推农业产业发展,我们将重点做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建好水源工程,全力“支”农。立足水资源禀赋,盘活现有水源工程,在保证城乡生活用水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富余水量谋划推进农田配水工程,逐步完善农村水网体系。充分挖掘巴家咀水库供水能力,在董志塬推进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建设;加快建设莲花寺水库引水入合工程,妥善解决西华池、吉岘等乡镇农业灌溉用水问题;加快建设小盘河水库引水入宁工程,提水上和盛塬,发展高效果园滴灌;加快推进马莲河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为董志塬、早胜塬、西华池塬等中南部塬区提供农业灌溉水源。在白龙江引水工程实施后,本地水源将被全部置换,用于农业灌溉,助推规模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现代化农业发展。

二、完善田间配套,全面“助”农。加快完成环县合道川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建设任务,积极争取已纳入省上实施计划的西峰巴家咀灌区改造项目落地实施,并对其他灌区开展功能和效益评估,对效益较好的环县东丰、镇原开边等重点万亩灌区,谋划推进节水配套与维修更新,恢复发展农田灌溉面积。适时开展小型灌区及井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配套增补集雨调蓄设施,对灌溉渠系“卡脖子”段实施改造,不断优化工程功能,增加灌溉面积。

三、管好农田水利,全心“惠”农。深入推进管理体制改革,按照“谁受益、谁管理”原则,建立健全职责清晰、权责明确、管理顺畅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运营体制,逐步树立重农爱农意识,形成良好扎实的社会基础。明确农田水利工程所有权和使用权,落实管护主体、责任和经费,健全完善量水设施,加强农业用水精细化管理。

四、鼓励多方参与,全体“兴”农。采取“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社会支持”的方式,规模化发展高效农业。以县区政府为项目实施主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充分发挥政府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同时,采取“以奖代补”、“以工代赈”等方式,鼓励农业企业参与项目建设;积极吸引社会投资和民间资本,引导农村土地向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流转,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高效设施农业发展。

    作为水行政主管部门,我们督促指导县区做好灌区节水配套与维修更新项目谋划工作。同时,加强与市发改、财政等部门沟通衔接,全力争取项目建设资金,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感谢你们对我市水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庆阳市水务局

                                          2022年6月6日


 联系单位:庆阳市水务局规划计划科      人:  

联系电话:(0934)8219179                   邮政编码:745000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