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对“市政协第五届一次会议第65号提案” 办理情况的答复
王慧委员:
感谢您对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在市政协第五届一次会议提出的 “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及对策建议的提案”已收悉,我局高度重视,就您提出的提案内容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对于您提案中的有关问题,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及成效
近年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和重大民生工程,创新方法、优化措施、攻坚克难,积极实施“再造一个子午岭”、固沟保塬、资源开发区生态治理等工程,深入推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切实筑牢陇东黄土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2021年,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满意度达到91.29%;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度达到91.0%;公众对生态环境满意度达到93.82%;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7%以上,位列全省第一;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3.2%,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95,跃居全省第二;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1.3%,较2020年提升11.3个百分点。
二、主要工作情况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厘清和督促落实环保责任。为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切实改善环境质量状况,我局制定并提请市政府出台了《庆阳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试行)》《庆阳市市级有关部门和单位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庆阳市环境保护工作奖惩办法》等文件,在全省率先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主任、分管领导担任副主任、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重大安全协调委员会”,对包括生态安全和环境保护在内的重大工作进行研究和安排部署。建立了重点环境问题整改市级领导包抓机制,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同志经常性带队督查调研,对污染防治攻坚战、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突出环境问题整改等重点工作现场进行督导,督促问题整改。在20个市直部门、21个工业园区和旅游景区管委会(管理局)设立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科,在乡镇(街办)增设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站,调剂配备环境保护监管专职人员131名,全市环境监管力量得到进一步充实和加强。各级各部门全面建立和有效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和“三管三必须”的生态环保工作责任制,构建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新格局。
二是认真履行部门职责,推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结合中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围绕油区重点环境问题、危险(固体)废物处置、大气污染防治、重点涉水企业监管、环境风险隐患排查、畜禽污染防治、疫情防控监管、核与辐射安全防范等方面,组织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出重拳、零容忍,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联合市公安局、市人民检察院先后开展了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打击黄河甘肃段入河排污违法行为等专项行动,联动做好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提前介入调查、案件移送、协调配合等工作。近年来,庆阳辖区内未发生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和核与辐射安全事件。
三是统筹推进蓝天碧水净土污染防治攻坚战。始终坚持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三个治污”方针,统筹推进蓝天、碧水、净土污染防治攻坚三大战役。制定出台了《关于坚决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定》《庆阳市涉水污染源排查整治工作方案》等文件。全市8县(区)9座城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已全部完成,建成乡镇污水处理站101座、氧化塘湿地60处。严格落实“减排、抑尘、控煤、限车、管油、禁烧、增绿”七大防控措施,全面落实“九张清单”调度、涉气执法监管、空气质量月通报、重点区域强化督查等工作机制。全市建成区内628台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已全部淘汰、改造20蒸吨以上燃煤锅炉44台,淘汰整治建成区外10蒸吨以下燃煤小锅炉324台。严格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完成了辖区内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实施了庆阳石化老厂区等废弃工业场地治理项目。开展监测的36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市级2个、县级11个、乡镇“千吨万人”23个)剔除地质因素影响后全部达到考核目标要求。
四是深入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市、县(区)和“两山”实践基地创建。坚持以创建国家级生态市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为抓手,严格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规划、指标体系和管理规程,组织动员全社会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有力促进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全面提升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36项建设指标我市已达标33项,达标率91.7%。8县(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区)创建达标率平均达到83.9%,西峰区、宁县建设指标达标率达到94.2%。
五是强化自然保护地和环境敏感区监管,提升农村环境质量。对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变化遥感监测44条线索进行了现场核查,委托陇东学院对庆阳市生物多样性概况正在开展调查评估。持续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争取省级2021年农村环境整治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资金1466.5万元,在29个行政村实施农村环境整治项目;开展了9个省级重点监控村庄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华池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综合试点项目完成36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污水治理率达到56.76%,完成了省级下达的年度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目标。
六是以绿色低碳宣传为重点,切实提升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知晓度和满意度。利用“六·五”环境日、生物多样性日、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周等,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公益宣传活动。在《陇东报》、庆阳电视台、庆阳政府门户网、“环保两微一端”等媒体分别开设了环保整改进行时、互联网+督查、图说环保、公众开放、“三端”治理、书记市长谈环保等专栏,采取伴随式采访、专题采访等方式进行宣传。同时,充分发挥政务微博、微信、头条号的政策宣传和舆论引领作用,加强与社会各界的互动联系,“以点带面”推动环境宣教工作。2021年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满意度和参与度分别达到91.29%和91.0%、公众对生态环境满意度达到93.82%,较2020年分别提升2个百分点、3个百分点和5个百分点。
七是狠抓油田企业管理,建设绿色油区。积极推进矿产资源、石油化工等重点产业发展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全面推进油区钻井泥浆不落地工作,督促各油田单位加强全过程管控,积极实行“三线一单”分区管控,持续规范环评审批。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及子午岭保护区内的油水井已全部完成封堵,并恢复了原貌。目前全市勘探、油气田开发区块均履行了环评报批手续,落实“三同时”制度。
八是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坚持深入实施再造一个子午岭、固沟保塬、资源开发区综合治理三大生态工程,扎实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草)、三北防护林建设等重点工程。统筹推进沙漠化和非沙漠化土地综合治理。2013年开始实施的“再造一个子午岭”工程,7年累计造林730.85万亩。2021年全市启动实施“再造一个子午岭”提质增效行动和“一村万树”工程,完成森林抚育29.7万亩,补植补造59万亩,建成达标村246个,栽植各类苗木760.21万株,森林覆盖率达到26.15%。
九是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深入推进环境治理全民行动。制定印发了庆阳市关于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庆阳市实施方案(2021-2025年)》等文件,通过组织开展“六·五”环境日、生物多样性日、全国低碳日等主题宣传活动,强化全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引导公众自觉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逐步转变落后的生产生活风俗习惯,积极践行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等绿色生活方式。
十是完善法治体系,强化环保法律法规宣传。以《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为基础,将生态环境领域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作为宣传重点,广泛宣传《民法典》、《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政策法规和生态环境应急管理、危险废物规范处置等环境安全知识,增强企业生态环境领域安全生产意识和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的知晓度、参与度。健全联合执法,突出对偷排、偷放、停运污染治理设施和数据造假等违法行为的打击,推动形成环保守法的新常态。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尽管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国家和省市要求相比,与各位委员及人民群众的企盼和要求相比,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国家和省上有关要求,特别是针对您提出的意见建议,盯目标、领任务,强执行、抓落实,切实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整体水平,以优异成绩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是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按照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统筹做好监管执法、资金安排、宣传教育等工作。实施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和“三管三必须”要求。
二是加强资金保障。按照生态环境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强化政府环保投入的主体地位,落实政府环保投入责任,加大各类专项资金在环保领域的投入力度。积极争取专项资金,推行政府绿色采购,并根据经济发展状况,不断加大环保投入,创新投入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吸引社会资金,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等多元化投入机制。
三是持续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引导群众自觉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逐步转变落后的生产生活风俗习惯,积极践行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等绿色生活方式。坚决抵制和反对铺张浪费,创建绿色商场,推广环境标志产品、有机产品和绿色包装,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促进城市绿道慢行系统建设。
四是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坚持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持续开展执法大练兵,加大岗位培训力度,着力提升执法人员能力素质。
五是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双赢。把加强油区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工作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油区环境整治,生态环境质量得到逐步改善。督促各油田单位不断加大环保投入,将“绿色环保”理念贯穿油田勘探开发生产全过程。
衷心感谢您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继续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工作!
庆阳市生态环境局
2022年6月27日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