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庆阳市林业和草原局关于政协庆阳市委员会第四届四次会议第5号提案的答复意见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9-27 18:00:51 【字体:

庆阳市林业和草原局关于政协庆阳市委员会第四届四次会议第5号提案的答复意见

庆林发〔2020〕403号

 

田宝兰、王盛麟等委员:

感谢各位委员对全市生态建设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各位委员在市政协第四届四次会议上提交的《关于多措并举继续做好“再造一个子午岭”工程的提案》,市林草局高度重视,认真调研,组织机关单位讨论研究,现答复如下:

为有效破解生态立市发展难题,推动生态与经济融合发展,市委、市政府着眼市情实际,做出了“再造一个子午岭”工程的决策部署,并在全市范围内启动实施。自2013年秋季开始,组织动员全社会力量,着力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7年来,全市投资15.29亿元已完成造林700万亩以上,治理水土流失骨干沟系531条、沙化土地169万亩,成林后森林覆盖率可提高8.7个百分点左右。采取“政府引导推动、社会组织参与、农户自主经营”的模式,培育发展苗木产业。七年共销售各类苗木14.1亿株,增收农户收入14.7亿元。探索形成了“四种类型”(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生态旅游、林产品开发)、“十种模式”(林药、林苗、林草、林菌、林菜、林经、林禽、林畜、林下休闲、林产品加工),建成家庭林场70个,林下经济年产值达到6亿元以上。挖掘国家森林公园和省级森林公园资源潜力,推动森林康养,提升森林效益,发展“森林人家”120多家,实现了生态绿化与生态旅游有机结合。认真落实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惠农政策,为贫困户增加政策性收入7120万元。落实“六个精准到户”措施,2016—2018年中央下达我市建档立卡生态护林员3019名,累计下达资金5394.4万元,选聘生态护林员6743人(次),2019年我局先后三次向省林草局申请追加2019—2020年生态护林员2941名。在全省创新实施支持贫困群众参与国有林场生态工程建设工作,通过场(林场)地(乡镇)合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劳务用工2.2万个工日,支付劳务报酬204万元。

2020年持续实施“再造一个子午岭”工程,规划造林105万亩,在造林过程中,尽量使用群众苗木,春季已累计栽植大苗132.9万株,秋季将再解决一部分大苗。

下一步,我市在圆满完成“再造一个子午岭”工程基础上,将以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和黄河流域生态修复为契机,大力推进国土绿化行动,充分发挥庆阳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生态景观特色,以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为依托,推进片区协同发展,构建完善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激发生态效能转化、构建发达的生态产业体系;推进人文融合发展,构建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构建健全的支撑保障体系。“十四五”期间,全市规划实施人工造林250万亩,防沙治沙30万亩以上。

2008年以来,全国苗木市场行情看涨,极大地激发了群众培育苗木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大规模国土绿化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近年,由于全国苗木市场不景气、市场主体活力不足,加之我市苗木结构不合理、经营管理粗放,致使苗木出现滞销。为有效破解全市苗木销售难的问题,市林草局采取线上线下销售结合、市内市外消化并举、走出去推引进来带等各种方式,积极推销苗木。加大苗木内销。督促各县区在三北、退耕、天保等重点工程、义务植树、行道树栽植、乡村美化等绿化工程中使用本地苗木,并优先使用贫困户苗木。同时,直接将造林任务、资金下达给专业合作社,让贫困群众直接参与造林,消化过剩苗木、增加劳务收入。扩大苗木外销。今年在“互联网平台”或公众号同步发布我市苗木的存量信息和外地的需求信息180多条,帮助群众销售苗木。引导苗木经纪人等协会成员,根据各省区不同造林开工时期,通过线上和线下的自有渠道扩大苗木外销。提高质量加快销售。开展技术培训,重点就苗木市场形势、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预测,就苗木培育的技术要点进行了讲解,为全市苗林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提供技术支撑。

感谢你们对全市林业和草原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以上答复,如有意见,敬请反馈。


                                                                 庆阳市林业和草原局

                                                                      2020年9月27日

 

 

联系单位:庆阳市林业和草原局

联系人:赵亚平  电话:8213758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