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关于市政协四届三次会议第180号 提案的答复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6-03 10:05:53 【字体:

关于市政协四届三次会议第180

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孙小华、刘志远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庆阳市饮用水监测现状分析的提案”已收悉,经我局认真研究,该提案涉及生态环境、住建、水务、财政等部门,生态环境部门主要职责是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环境管理,现答复如下:

一、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区划情况

我市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共13个,其中地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2个,县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11个。2个地级饮用水水源地分别为巴家咀水库水源地、五台山调蓄水库水源地,其中五台山调蓄水库作为市级备用水源。11个县级饮用水源地分别环县庙儿沟水源地,庆城县马岭东沟、纸坊沟水源地,华池县鸭儿洼、柔远东沟水源地,合水县新村水库、香水水库、徐阳沟水源地,宁县城区水源地(城乡供水站一水厂1号井、马坪水厂2号井、水门沟3号井),镇原县尤坪水源地,正宁县庵里水库水源地。2014年3月至2018年1月,市政府先后批复(含调整划分)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共87个,其中镇原县11个、合水县7个、西峰区15个、宁县23个、华池县17个、环县3个、正宁县5个、庆城县6个。

二、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质监测情况

按照生态环境部门的安排,庆阳市环境监测站对市级饮用水源地每个月监测一次,监测61项,全年监测一次109项;县级饮用水源地每个月监测一次,监测61项,两年监测一次109项;乡镇饮用水源地每年监测一次,地下水监测39项,地表水监测27项,并在政府网站进行公示。2018年全市12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中(因五台山调蓄水库未建成注水,尚未开展监测),除宁县城乡供水站1号井因地质原因水质未达标外,其余11个水源地水质均达到地表水(地下水)环境质量Ⅲ类考核目标,水质达标比例为91.7%。市政府批复的87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中,除环县樊家川响水淌水源地、华池县王咀子乡东沟水源地、镇原县郭塬乡西杨水源地、庆城县芡子沟水源地为水库型水源地,暂未注水尚未监测,达标比例以已测水源地计外,其余83个达到地表水(地下水)环境质量Ⅲ类考核目标,达标比例为96.5%。

三、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我局结合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专项行动,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1.制定印发了《庆阳市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深入开展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的通知》等文件,对全市饮用水源地地规范化建设保护和环境问题排查整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2.针对饮用水源地环境问题,市、县区生态环境部门认真开展了饮用水源地一源一策环境问题整治方案,截至目前市级饮用水源地10个环境问题、县级地表水饮用水源地21个环境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启动了县级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和乡镇级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包括地表水型和地下水型)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工作。

3.根据国省有关要求,对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范围进行了优化调整,并根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HJ/T443-2008),完成了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边界宣传牌和警示标志牌设置工作。

4.积极争取中央水源地保护专项资金8040万元,在巴家咀水库水源地上游实施了水源地涵养林建设工程、水体净化能力建设工程(人工湿地)、围栏及标志牌设置工程、水库垃圾清理工程、水源地环境风险防范工程、备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目前已经完成6个子项目,剩余3个项目预计年底完成。

5.按要求在政府网站向社会公布了市区及各县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供水厂出厂水质、用户水龙头水质监测(检测、抽测)结果。

、下一步措施

1、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排查整治,督促存在环境问题的市级备用水源地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五台山水库和乡镇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监管单位制定“一源一策”工作方案,着力推进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各类环境问题整治,有效控制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隐患。

2、进一步强化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执法检查力度,加大监督检查频次和力度,有效巩固整改工作成效,杜绝问题反弹。

3、委托技术单位开展巴家咀水库饮用水源地水质超标原因调查和分析论证,编制饮用水源地水质超标原因分析报告,为各级各有关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着力健全管理制度,完善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水质监测监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环境状况评估等工作机制,加强从水源到水龙头全过程监管,加强对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评估,及时向社会公开饮用水安全状况信息。

感谢您对我市生态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