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庆阳市林业局关于加大混交林比例,保障生态安全的62号提案答复              

来源:庆阳市林业局 发布时间:2015-10-15 16:10:00 【字体:

民盟庆阳市委:

  贵委提出的《关于加大混交林比例,保障生态安全》的提案收悉,首先感谢民盟庆阳市委对庆阳林业建设的关心和支持!对贵委提出的提案,我局高度重视,及时组织进行了专题调研。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建设工作,通过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等林业重点工程,全市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市林业用地达到2072.5万亩,占总面积的51%,森林覆盖率26.77%,活立木总蓄积达到2058.8万立方米。虽然我市在林业建设上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我市地处黄土高原腹地、毛乌素沙漠边缘,自然条件严酷,森林总量小、生态脆弱、环境承载能力低的问题仍然存在,这也是制约我市科学发展、转型升级、富民兴市的最大“硬约束”和突出障碍。为了有效破解这一难题,市委、市政府经过广泛调研和深入研究,决定从2013年秋季开始,在全市利用宜林荒山每年发展苗林结合培育100万亩,7年实施700万亩,实现“再造一个子午岭”的宏伟目标(子午岭林区面积770.9万亩)。经过两年的实践,苗林产业政策创新充分激发了社会各界参与、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共完成造林200万亩,带动农民收入10.5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再造一个子午岭”的宏伟目标,按照贵委提出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加大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力度,努力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共赢。

  一是大力调整树种结构,加大混交林比例。在今后林业重点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将坚持“适地适树、集中连片、规模治理”的原则,加大混交林比例,使其乔木、灌木科学搭配,针叶林、阔叶林合理混杂,常绿林、落叶林合理分布,切实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在北部干旱风沙区,主要采取片状混交的方式,以灌、草为主,乔木为辅,大力栽植沙棘、柠条、文冠果、刺槐、油松等树种;在中部及西南部残塬沟壑区,主要采取片状或块状混交方式,大力营造刺槐、油松、侧柏等水土保持林,同时重点发展苹果、核桃、枣、杏、桃等优质高产高效经济林;在东部子午岭林缘区,主要采取片状或带状混交方式,以搞好水源涵养林生态体系建设为重点,同时选择地势平缓、立地条件较好的地段集中栽培速生丰产用材林。通过调整树种结构,改善林分结构,大大提高林分综合防护功能,减少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增强森林自我控灾能力。

  二是加大投资力度,加快苗林产业发展。在目标任务上,通过7年的持续努力,到2020年完成700万亩造林任务,森林覆盖率提高9.8个百分点;苗林产业收入达到690亿元左右,农民人均3万元,实现经济、生态效益双赢。在建设布局上,重点推进北部丘陵沟壑、中部及西南部残塬沟壑、东部子午岭林缘三区造林绿化,维护生态平衡,保障生态安全。在政策扶持上,每年列支1亿元以奖代补方式支持宜林荒山林木种苗产业培育,撬动社会资金投身苗林产业发展。在机制创新上,全面落实经营主体对林木种苗的所有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激发广大群众和社会团体发展苗林产业的积极性。在培育模式上,积极推广林业项目融资培育、招商引资租赁承包培育、专业合作社集中培育、农民自主经营培育四种模式,实现苗林产业发展多轮驱动。

  三是加大病虫害防治力度。庆阳市针叶林的主要树种有油松、落叶松、华山松等,其中以油松林面积最大,落叶松次之,且多为纯林。截至目前,全市林业有害生物年发生面积80余万亩,其中针叶林发生林业有害生物在50万亩左右,占年发生面积的62.5%,主要种类主要有松针小卷蛾、中华鼢鼠、松梢螟、果梢斑螟、落叶松叶蜂和松落针病等。为了保护全市森林资源安全和生态建设成果,今后在针叶林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加强防控:第一,加强营林措施进行预防。采用抗病虫性强的树种造林,尽量营造混交林,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经常清理林地卫生,造林前也可对预整造林地进行灭鼠、灭菌处理等。第二,加强监测预报。加大对辖区内现有林的监测覆盖力度,发现病虫情及时报告,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开展防治,以免酿成大的灾害。第三,加强检疫。自育自栽的苗木,出圃前必须开展产地检疫,产地检疫合格的可用于造林,检疫不合格的必须在经过除害处理合格后方可造林;对于从辖区外调入的造林苗木,必须报请当地森检机构进行复检,复检合格的再用于造林,否则,也要进行除害处理。第四,加大防治工作力度。对于当前发生严重的林业有害生物,如中华鼢鼠、松落针病等,继续加强监测,摸清发生发展规律,确定最佳防治时机,采取物理、生物和化学措施进行综合防治,同时要加大防治资金投入,以确保防治工作正常开展。第五,减少油松集中连片造林面积。这也是防止病虫害扩散蔓延的一个主要方面。在我市发生和扩散蔓延的这些病、虫、鼠害,虽然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但油松、落叶松纯林面积过大是诱其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下一步,将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混交比例,减少油松集中连片造林面积,防止大面积发生病、虫、鼠害。

  庆阳市林业局

  2015年4月8日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