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县区动态>详细内容

庆城县:锻造全链条人才矩阵 育强产业振兴新动能

  • |
  • |
来源:庆城县农业农村局 作者:张强 发布时间:2025-11-04 20:15:24
分享到:

近年以来,庆城县紧紧围绕“牛羊猪鸡果菜菌药”八大特色优势产业,以产业链为主线,构建起覆盖全链条的人才培育体系,有效推动农业农村产业人才实现从“单一技能”向“综合能力”的转变,从“传统农户”向“新型经营主体”的跨越,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动能。

“头雁领航”激活产业发展动能。庆城县深度对接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建立“宣传动员—精准遴选—系统培育—跟踪服务”全流程工作机制,通过材料审核、实地核查与综合评估等方式择优选拔学员,并组建专业化“头雁”遴选库。截至目前,已累计培训乡村产业振兴管理人才52人、合作社带头人260人,种植养殖及加工服务人员4300人。2025年新遴选的12名“头雁”学员覆盖苹果、养殖、中药材、农产品加工等重点领域,分批次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参加智慧农业、品牌营销等专题培训,逐步形成“头雁领航、雁阵齐飞”的产业带动新格局。

高素质农民培育走在前列。庆城县创新实施“分层分类”培育计划,依托“田间课堂”、绿色标准化基地和农业企业等实训平台,构建“理论授课+实践实训+观摩交流+顶岗实习”的“三四五六培育机制”,该模式已成功入选全国高素质农民培育典型案例。围绕产业实际需求,开设农文旅融合、电商运营等特色课程,孵化复合型产业人才。近年来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2300余人,2025年专门举办农文旅融合发展带头人培训班,50名学员通过系统学习与实地考察,经营管理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同时积极鼓励创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规模养殖户1450户,巩固提升肉羊、肉牛合作社127个,有力推动产业规模持续壮大。

学历能力“双提升”夯实人才根基。庆城县采取送教下乡、农学结合、弹性学制等灵活模式,构建“培训—实习—创业”闭环培育体系,线上学习率持续保持在98%以上。“十四五”期间累计招收农民中职学历教育学员190人,2021至2024年连续四年招生人数均超30人。截至2025年底,已培养中职毕业生110人,超额完成“培养100人以上”的规划目标。学员成长成效显著,2015级学员方丰泰已获评高级农艺师并担任乡村振兴实践指导师,2021级学员孙超鹏成长为食用菌种植科技型合作社带头人,充分体现了人才培育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劳务品牌与能工巧匠协同发展。庆城县围绕市场需求精准开展家政服务、养老护理、机械维修等职业技能培训,“十四五”期间累计培训2524人,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4.58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5.6亿元。“庆城油田服务工”劳务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已成为促进就业增收的重要支撑。同时,积极挖掘非遗文化资源,聚焦香包、剪纸、刺绣等传统技艺,培养乡村手工艺者和传统艺人,依托职业培训机构开展专项培训,支持申报技能大师工作室,推动传统技艺与乡村产业实现协同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