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育人 硕果盈枝——华池县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综述
秋高气爽,天朗气清。走进华池县,一所所中小学、幼儿园林立城乡,书声琅琅、不绝如缕。操场上,学生们欢乐地做着课间游戏;篮球场上,孩子们尽情奔腾跳跃;图书馆里,同学们沉浸在书香乐园……一派和谐的校园情景映入眼帘。
这,正是华池县深耕教育高质量发展、全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生动缩影,更是万千家庭对优质教育的殷殷期盼照进现实的温暖注脚。
近年来,华池县始终将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核心导向,紧紧围绕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统筹推进教育改革、资源优化、队伍建设等重点工作,以高质量教育擦亮幸福城市的底色。
建强“人才引擎”让教师队伍成为教育发展“硬核支撑”
9月8日,华池县五蛟小学迎来了一支帮扶团队。由陇东学院专家带队的“国培计划”甘肃省中小学“一对一”精准帮扶项目(第二阶段)送教团队,通过课堂展示先进教学范式,更围绕新课标、新理念开展微讲座和主题研讨,为五蛟小学教师带来前沿的教育视角和实用的教学策略。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华池县坚持“引育并举、赋能成长”,全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深化“青蓝结对”帮扶机制,推进“3322”名师培养工程,累计选派305名教师参与国家、省市级培训;特邀全国教育领域专家团队,以“聚焦新教材,赋能新课堂”为主题开展教学研讨,10场专题讲座覆盖900余名教师,让教师在“名师引路、专家点拨”中提升教学能力与班级管理水平。出台《华池县中小学(幼儿园)高级教师职务聘后管理办法》,落实人才发展“小切口大突破”任务清单,以“科学评聘、精准激励”打破“躺平”心态,让教师干事有劲头、成长有奔头。
同时,依托“特岗计划”“免费师范生签约”“高层次人才引进”拓宽渠道;实施“三区”支教计划,推动县城骨干教师“下沉”乡村学校交流轮岗,推动城乡教师“教研同频、评价同步”;深化与天津北辰区教育帮扶,39名教师赴北辰优质学校“跟岗取经”,25名北辰专家“上门送宝”,16场论坛、同课异构、集体备课活动,让先进教育理念在华池落地生根,实现“资源共享、素养共升”。
升级“硬件底座”让办学条件匹配教育发展“时代需求”
走进华池县各个学校,环境优美、书香儒雅的校园环境尽收眼底。各类教学用房、教学辅助用房、运动场地布局合理,教室多媒体设备配备齐全,校园内布置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校歌等专栏,为师生学习生活创造了温馨环境,处处洋溢着多彩的文明气氛。
从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到现代化多媒体设备、AI课堂,从砖瓦房、泥土地到高标准教学楼、塑胶操场……办学条件改善的背后,是华池县教育事业扩容提质、健康发展的生动写照。华池县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不断加强资源保障,持续改善办学条件。2024年,锚定“补短板、提品质”目标,投入2580万元推进25个教育项目建设,新建、改扩建校舍面积3.4万平方米,持续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办好乡村寄宿制学校和必要的小规模学校,合理优化农村学校布局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确保适龄儿童就近入学。2025年,规划投入项目资金4609万元,实施教育项目37个。截至目前,所有项目均有序推进中。
织密“惠民网络”让教育温度温暖每一名学生
华池县坚持“以生为本”,将“惠民政策”落到实处,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安心上学、健康成长”。
全面推进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100%全覆盖,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建立“定期督查、限期整改”机制,从采购、入库、加工到留样全程“阳光透明”,让家长放心、学生舒心。衔接民政、残联等部门,摸清资助对象家庭状况,优化“申请-审核-发放”流程,健全资助体系,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贫失学”。落实“双线八包七到位”联控联保与“五长”责任制,开展“家访进万家,协同育新人”专项活动,2024年,为8名“问题学生”建立“三对一”帮扶档案,为12名残疾儿童完成评估鉴定,166名残疾儿童精准落实教育安置政策,实现义务教育阶段“零因贫失学辍学”,守住教育公平“底线”。
2025年,严格执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优化认定流程,强化信息核查,精准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4653名,建立动态管理数据库。2025年春季学期精准落实各类教育资助资金1027.31万元,惠及学生1.81万人次。
深耕“质量沃土”让各学段教育结出“优质硕果”
华池县针对学前、义务、高中、职业教育不同学段特点,“精准滴灌”提升教育品质,推动各学段“齐头并进、特色鲜明”。
学前教育“普惠优质”——以省级示范性幼儿园为引领,探索集团化办园新模式,举办园长专业能力竞赛、教学半日评比等活动,普惠性幼儿园、公办园、优质园占比分别达100%、84.84%、48.5%,让“幼有善育”照进现实。
义务教育“减负提质”——推进“双减”三年交账冲刺行动,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完成7所农村小规模学校撤并、4所中心校撤销工作,10所小规模小学降格为教学点,推动农村生源向乡镇优质学校集中;借力“五个一”“五个半小时”活动,让农村学校“内涵升级、教师提能”,实现“减负不减质”。
高中教育“突破跃升”——推进县中托管帮扶,深化与陕西师范大学杨凌实验中学合作,6名专家“上门指导”,14名教师“跟岗学习”;依托教育学业大数据平台分析高考质量,从考试管理、考试数据、应对措施等方面,对高考质量监测成绩进行综合分析。2025年,全县本科批进线651人,进线率达88.45%。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对接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专业设置,与9所省内高校开展“3+2”贯通培养,与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建立帮扶关系;40人次通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评(合格率100%),24名学生代表庆阳市参加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二、三等奖13项,2022级312名学生通过“2+3”转段考试升入高职,就业升学率达99.68%,实现“升学有通道、就业有优势”。
从“补齐短板”到“打造亮点”,从“均衡发展”到“优质突破”,华池县正以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笔,在县域振兴的画卷上书写着更加精彩的篇章,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坚实基础。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