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县区动态>详细内容

打造发展“新高地”——镇原县上半年亮点工作扫描

  • |
  • |
来源:镇原县外宣办 作者:刘耀 发布时间:2017-07-31 18:09:00
分享到:

  眼下,行走在镇原县各个项目建设工地,人头攒动,机器穿梭,场面极为壮观;走进茹河川区连片温棚内,各种瓜菜翠色欲滴,清香四溢,菜农们高兴地采摘、交易,忙得不亦乐乎……一派和谐画面跃然呈现眼前。据统计,至6月底,该县生产总值完成23.82亿元,增长4.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40.8元,增长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08.6元,增长8.8%。
  主导产业让农民尝到“甜头”
  近日,笔者随督查组深入各乡镇产业示范点,但见养殖场内猪羊活蹦乱跳,饲养员正忙着喂食饲料、清扫圈舍;蔬菜大棚里瓜菜喜获丰收,产销两旺……镇原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而且也已形成了符合县情民意的特色主导产业框架。
  镇原县围绕“全县草畜、塬面苹果、川台瓜菜、山地苗林”的产业布局,不断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打“特色产业培育攻坚战”,把发展有机农业和生态循环农业作为突破口,大力复制推广“中盛模式”、“海升模式”,初步形成了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机械化的“四化”格局。上半年,该县完成紫花苜蓿种植17万亩,新建标准化养殖场29个,养殖肉鸡1755万只、肉羊65万只、肉牛18万头、生猪15.4万头;栽植苹果2.75万亩、瓜菜25.54万亩;建成万亩苗林结合培育示范点3处,带动完成苗林培育15.86万亩。特别是该县把农业招商引资和龙头企业建办作为助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新动能,实施湖羊养殖、20万亩文冠果木本油料种植、平泉万亩矮化密植苹果园等投资1000万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项目18个,总投资25.3亿元,完成投资4.7亿元,带动群众发展产业2.9万户、就地就业8400人。
  新兴产业成经济发展“引擎”
  走进庆阳北石窟寺文化生态旅游区项目建设现场、临泾20兆瓦光伏电厂项目建设工地,一个个火热的建设场面,一个个催人奋进的生态环保项目,让人深刻地感受到新兴产业正成为该县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镇原县坚持一手抓地方工业提升改造,一手抓新兴战略产业发展,工业生产呈现健康发展趋势。实施华美羊产业种羊繁育场、国豪包装制品编织袋等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9个,完成投资1.59亿元。金龙工业集中区申报省级工业集中区已通过省发改委审核,正在等待国家批复。2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6月底已完成并网10兆瓦,8月底全部完成并网发电。同时,镇原县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新兴战略产业来打造,坚持基础建设和品牌提升“双管齐下”,全力加快北石窟驿景区建设,累计完成投资4.56亿元,基础设施和形象展示等大小20多项工程全部建成,12大景观基本竣工,餐饮、游乐体验等板块正在招商,景区服务设施完善和综合治理正在加速推进,即将开业运营。带动“三池”景区开发步伐加快,周边建成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基地8处、农家乐20多处,“一驿一城一带”、“三山三寺三池”县域环形旅游线路基本形成。
  基础建设为发展注入“活力”
  这几天,在镇原县西新街建设及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工地上,机器轰鸣、尘土飞扬,工人们正头顶烈日忙着除渣运土,铺油罩面,场面甚为壮观。
  镇原县始终把项目建设的着力点和突破点放在解决基础设施瓶颈制约上来,坚持以补短板、强支撑为目标,突出交通、城建、生态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面夯实和提升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庆平高速公路镇原试验段、国道309线公路改造进展顺利,席沟圈至阳路湾、殿王至平泉、三岔至殷家城3条三级公路已全面开工建设,干支相连、通达顺畅的路网体系正在逐步形成;西新街、花园路、滨河南路西段等3条3.4公里市政道路快速推进,县城供水改扩建一期工程已建成投用,西区热源厂正在实施热源井和配套管网建设,今年即可供热。实施农贸市场、街区三化、雨污分流、街区道路、文化广场等小城镇建设项目5大类59个,完成投资1.02亿元。孟坝商业步行街二期、三岔镇少数民族村寨建设项目、新城垃圾填埋场快速推进;巴家咀上游截污工程退出滩涂地1.5万亩,签订群众搬迁协议48户,上游6个乡镇截污工程已全部开工建设,孟坝污水处理厂已建成投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