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县党建强基,助力美丽家园建设
今年以来,宁县坚持把美丽家园建设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先锋引领作用,下移重心,强基固本,突破提升,努力为建设幸福美丽新宁县提供坚强政治组织保障。
抓班子建设,育强“指挥部”。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美丽家园建设,离不开村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一是强化班子选配。结合村“两委”换届,严格按照“四强两高”(服务群众意识强、实干进取精神强、致富带富本领强、组织领导能力强,工作积极性高、群众公认度高)标准,选优配强村级班子,组织带领群众共建美丽家园。二是强化培训提升。将美丽家园建设纳入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培训的基本内容,采取理论讲授、研讨交流、考察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不断提高村“两委”班子抓好美丽家园建设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强化责任落实。建立村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责任清单,坚持每月督查进度、半年通报情况、年终专项评议,集中整顿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创新开展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工作,推动美丽家园建设各项任务落实见效。
抓队伍建设,带好“主力军”。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加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是做好美丽家园建设的关键所在。一是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注重在美丽家园建设一线发现、培养、考察入党积极分子,把环境卫生标兵、幸福家庭标兵、创业致富标兵、文化道德标兵、尊老爱幼标兵等作为重点对象,先后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72名,弘扬了社会正气,提高了新发展党员质量。二是加强党员学习教育。充分利用党员活动室、党建工作室、远程教育站点等,采取集体学习、观看影片、实地参观、现场指导等形式,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理论政策和现代科技知识,引导党员主动出谋划策,带动广大群众为美丽家园建设添砖加瓦、贡献才智。三是开展党建实践活动。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开展每周二“主题党日”和每周五“党性锤炼日”活动,组织党员群众全面清理村庄主次道路、溪道河面、路边沟渠、房前屋后的垃圾、柴草堆和杂物,着力打造洁美村庄;采取“1+X”和“X+X”(1名党员联系3—5户农户、全体党员覆盖全体农户)的方式,指导帮助群众创建“美丽庭院”,着力改善居住环境。结合脱贫攻坚,集中开展以“支部联协会,带领发展产业,增加群众经营收入;支委联党员,带动作用发挥,增强党员先锋意识;党员联群众,带头移风易俗,增进农村文明和谐”为主要内容的“三联三带三增”活动,持续强化农村党组织政治引领功能,引导党员自觉做党的政策的宣传员、服务群众的排头兵、遵纪守法的带头人、文明风尚的践行者等。结合“先锋引领”行动,组织开展以“四个带头”(带头抓宣传讲政策、带头出点子找路子,带头讲卫生治“六乱”“十乱”、带头破旧俗树新风)为主要内容的“美丽家园、党员先行”活动,进一步探索无职党员发挥作用的途径和办法,根据个人特长设岗定责,促进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四是健全党员管理机制。全面推行农村党员“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党员全部“划区联户”,做出“一句话承诺”,将联系方式、承诺内容、分包农户等内容进行公开公示,以网格为单位为群众提供全方位、高效率、零距离的服务,初步建立起“村内有网、网中有格、格中定人、人负其责”的工作格局,形成了“党员做给群众看,群众跟着党员干”的生动局面。
抓村部建设,筑牢“主阵地”。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是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开展活动的主要阵地,也是为村民提供文化、教育等公益性服务的必要设施,代表着党支部在群众中的形象,也代表着美丽家园的对外形象。一是高标准规划建设。把打造高标准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作为抓好美丽家园建设的“硬指标”,积极争取贷款资金1.5亿元,按照全市统一设计、统一风格、统一标准,新建村部办公楼和文化广场各31处、互助老人幸福院57处,改造升级村部办公场所29处,统一配备办公设备,使全县贫困村规范化组织活动场所实现全覆盖。二是全方位设置功能。新建村部统一设置“五室三中心”(综治调解室、村“三委”办公室、党建工作室、图书阅览室、扶贫工作室、便民服务中心、卫计服务中心、党员活动中心),文化广场同步建设乡村舞台、篮球场等活动场地,广场入口处统一设置“门”+“塔”式样标志,院内外设立公示栏、科普长廊、室外宣传栏等设施,互助老人幸福院配套建设驻村工作站、灶房、餐厅、公厕等设施,提升了村庄美丽系数,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三是多途径发挥作用。积极推进行政服务事项下沉、服务窗口前移,建立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和服务点,落实村干部坐班值班、全程代办等制度,鼓励文化、医疗、金融等机构进驻村部,充分发挥村级阵地“六个中心”(党员活动中心、村民议事中心、教育培训中心、便民服务中心、信息集散中心、文化娱乐中心)职能作用,提高活动阵地使用率,切实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全面推进美丽家园建设深入开展。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