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城:果园套种让群众“鼓”起腰包
7月6日,笔者来到庆城县赤城乡新庄村,放眼望去,一棵棵果树,就像一把把绿色的大伞,绿色的树、绿色的果子,满园的绿色给人带来丝丝清凉,果园里枝繁叶茂,青翠欲滴。不远处,新庄村果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彦龙正在自家的果园中清理杂草,他高兴地告诉笔者说:“自从果园套种了中药材,苹果香甜可口,价格翻了好几倍,腰包都鼓起来了。”
据王彦龙介绍,牛蒡子的根部是肉质的,叶子能给果园遮阴保墒,根部的肉质迅速腐化,上面结的种子叫牛籽,能打籽能卖钱,下层根腐化以后能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2015年,他在自家果园里开始探索套种牛蒡、党参等中药材。一年后,果园、药材获实现了双丰收。王彦龙说:“果园套种不仅提升了苹果的有机成分,而且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也上去了,一举两得。”
尝到甜头的王彦龙依托果业合作社,给社员普及果园套种中药材的方法和经验,让社员们也从中受益。果农张进忠便是果园套种中药材的受益者之一。2016年,他套种的2亩果园为他增加了4万多元的收入。现如今,赤城乡新庄村的50户群众已经在果园里套种中药材,果园亩均增收4000-5000元,户均增收20000元。
近年来,庆城县立足全县实际,按照“政府引导、协会带动、农会参与”的模式,围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通过“有机肥进苹果园菜园——生产有机果菜”的产业链发展模式,促进农民增收。截至目前,庆城县已完成苹果栽植2万多亩,其中矮化栽植7530亩,乔化栽植13245亩,中药材种植105种2万多亩,年交易额2.3亿元。该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布局,在全县打造苹果、瓜菜、苗林、草畜、中药材五大产业,探索“循环农业”,实现了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既提高了群众的经济效益,又有效提升了农业产业附加值。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