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县区动态>详细内容

庆城县多措并举打通教育扶贫“最后一公里”

  • |
  • |
来源:庆城县扶贫办 作者:张振龙 发布时间:2017-07-07 10:46:00
分享到:

  2017年,庆城县按照“一流的设计理念、一流的环境条件、一流的师资力量、一流的管理水平”标准,以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为教育扶贫的重要抓手和主攻方向,扎实推进教育扶贫工作进程。

  一是着力抓好办学条件改善。围绕实施“全面改薄”计划,高标准改造薄弱学校6所,保质保量新建改建行政村幼儿园41所,不断改善城乡办学条件,加快推进陇东中学拆建工作,认真抓好长庆中学、白马初中、长庆小学、田家城小学等校舍改扩建项目,进一步改善城乡办学条件。按照“三通两平台”的建设标准,加大教育信息化建设力度,加快“无线校园”建设步伐。2017年,计划新建录播教室15个,建成凤城初中、庆华小学“智慧校园”,充分发挥好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教育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平台,让全体学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二是着力抓好教育政策落实。建立贫困家庭在校学生台账,全面落实教育精准扶贫专项支持计划。学前保教费按每人每年1000元的标准予以免除。对家庭困难的学生每年发放学前不低于600元、义务不低于1000元、高中不低于2000元、职业不低于2000元的生活补助。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高中学生每年免除学费、书本费800元,对考取省内的高职(专科)学生每年补助5000元,并在大学期间每年可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8000元,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到目前,已为符合条件的478名在校高中学生免除学杂费24.33万元。

  三是着力抓好师资力量培养。庆城县继续做好国家和省市“民生实事”、特岗计划、免费师范生、学前教育巡回支教和“三区教师支持计划”,统筹“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美丽园丁”和外援项目,新培训教师1300人次,培训指标向乡村学校和幼儿教师倾斜。针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结构性短缺的问题,按照“结构优化、队伍稳定、素质提升、活力增强”的原则,不断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严格落实国标、省考、县聘、校用的教师职业准入和管理制度,科学核算教师需求数量,合力编制教师学科结构,完善评价考核体系,积极稳妥建立起“能上能下、能出能进”的合力流动长效机制。推行“学区走教”、“联校走教”模式,开展城区小学与乡镇学区对口帮扶活动,解决乡村教师短缺、年龄学科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促进师资力量均衡配置,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不断为教育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四是着力抓好增收技能培训。以庆城县职业中专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有针对性地开设与就业市场相对接的品牌专业,持续强化职业技能教育,逐步打通中、高职有机衔接的上升通道,培育一批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的技能性人才。针对苹果栽植、肉羊养殖等农民使用技能培训和电焊、驾驶等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再就业培训、“两后生”培训和“万名农民技能提升工程”等短期职业培训班,争取让更多的学生和贫困青年通过技能培训,实现“培训一人、致富全家”的目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