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机遇建新城 阳光操作惠民生——全面推进棚户区改造建设美丽宜居新合水
近年来,合水县抢抓国家棚户区改造重大政策机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高站位谋划,精细化部署,全方位推进旧城与棚户区改造工作,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品位,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14—2017年全县共规划城镇棚户区改造片区23个,改造总户数4119户,计划总投资26.35亿元。至目前,共签订协议3498户,占总任务的84.9%,完成搬迁3181户,占总任务的77.2%,货币化安置率达到69.6%。筹集各类资金13.48亿元。2017年计划改造10个片区2204户,已签订协议1583户,占任务的71.8%,完成搬迁1266户,占任务的57.4%,申请国开行棚改四期贷款11.55亿元。
一是注重组织领导,坚持“219X”高位推动机制,做到力量上有保障。探索创立了 “219X”模式,加强对棚改工作的组织领导。“2”即两个领导机构。成立了由县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和由政府县长任指挥长的棚改指挥部,负责领导全县棚改工作。“1”即一个征迁标准。制定并严格执行《合水县旧城与棚户区改造征收补偿安置办法》这一征迁标准。“9”即9个专项工作组。棚改指挥部下设了办公室、规划编制、手续办理、宣传动员、安置协调、金融保障、司法保障、违建查处及督查考核9个专项工作组,各组分工协作,合力推进。“X”即有X个片区,就成立X个征迁工作组。由县级干部任组长,部门负责人任副组长。从乡镇、县直单位抽调能力强、素质高、做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44名科级干部和89名一般干部,组建了征迁工作队伍,为棚改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力量保障。
二是注重阳光操作,坚持“8541”阳光征迁机制,做到程序上有保障。推行“8541”工作模式,严格执行补偿标准,“8” 即八步流程,棚改工作按照成立工作机构、召开宣传大会、制定征迁方案、走访征求意见、及时发布公告、入户调查摸底、组织开展征迁、制定建设规划8个步骤有序开展;“5” 即五榜公示,征迁工作过程中,适时对各住户的勘丈登记情况、协议签订情况、补偿兑现情况、征迁奖励情况、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4” 即四字方针,始终按照社会参与广、征迁进展快、补偿核算准、人员管理严的要求开展棚改工作。“1” 即一个要求,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的要求。做到“丈量准确、摸底详实、登记全面、核算无误”,自始至终让群众补得明白、迁得明白、拆得明白,保证了征迁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透明。
三是注重群众关切,坚持“五措并举”宣传动员机制,做到导向上有保障。采取“阵地宣传”、“媒体宣传”、“资料宣传”、“会议宣传”、“入户宣传”相结合的方式加大棚户区改造政策宣传力度。开通了“合水棚改”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公布相关通知、发布工作动态。在县电视台滚动播放《合水县旧城与棚户区改造征收补偿安置办法》300多次,制作大型户外固定宣传牌4面,印制《宣传册》5000份。在《甘肃日报》《甘肃经济报》《陇东报》及“每日甘肃”等省市主流媒体上刊发宣传合水棚改工作文章40余篇。各工作队上门入户宣传政策,对征迁过程中群众提出的问题详实答复。领导小组先后商议解决群众关切的问题200多件,召开群众集体答复会13次,做到了棚改政策人人皆知,困难问题件件答复,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四是注重顶层设计,坚持“1227”检查监督机制,做到执行上有保障。县委、县政府定期召开会议,讨论研究棚改工作中片区拆迁、组织征收和资金筹措等重大问题,探索创新了“1227”检查监督机制。建立一个阵地,即设立了县检察院驻县旧城与棚户区改造领导小组办公室检察服务室;落实两项监督制度,即工作人员失职渎职监督制度和棚改资金安全运行监督制度;严控两个流程,即征收补偿流程和资金审批流程;执行征收补偿、资金审批七个步骤,(即征求意见、制定补偿方案、发布征收公告、核算补偿结果、签订补偿协议、兑付补偿资金、搬迁拆除房屋7个征收补偿步骤和补偿协议审核、分管领导预审、办公室主任审核、棚改办分管财务领导审批、县立鑫公司审批、代理银行付款、补偿款拨付征迁户账户7个资金审批步骤),确保了棚改工作规范运行。
五是注重跟踪问效,坚持“四个一”督查考核机制,做到推进上有保障。制定印发了《合水县旧城与棚户区改造工作人员考核管理办法》,大力推行“四个一”督查考核机制,从分析调度、奖励激励、包抓落实等方面,交任务、定措施、促进度。每周一通报,对各工作组丈量登记、协议签订、搬迁安置的进展情况每周通报排名;半月一调度,县棚改协调推进领导小组每半月召开一次调度会议,对本阶段的工作进行总结,研究解决问题,分解下一阶段工作任务;每月一考核,对各工作组成员出勤、工作作风情况每月进行一次考核考评,建立了精准化“三星销控式”管理台账,及时更新被征迁户的丈量登记、协议签订、搬迁交房状态,准确掌握征迁进度。半年一奖惩,根据考核结果和任务完成情况,对片区工作组按规定每半年兑现一次奖惩。以严明的纪律,精准的考评,公正的奖惩,确保了棚改工作稳步推进。
六是注重干部带动,坚持“四个带头”示范引领机制,做到带动上有保障。紧紧抓住涉棚人员(本人或亲属在棚户区内居住的干部职工)这一有力“突破口”,要求涉棚人员和涉棚单位领导做到“四个带头”(带头学习、带头宣传、带头搬迁、带头守法)。制定出台了《合水县涉棚人员管理办法》,鼓励涉棚人员率先搬迁,积极开展亲属思想引导工作。通过召开全县棚改工作动员会、涉棚人员单位负责人会议、各单位干部职工会等会议,讲政策、算对比账,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对征迁积极性不高的涉棚人员,采取单位领导个别谈话、组织部门约谈等方式化解心理矛盾。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充分发挥参与棚改人员示范引领作用,教育广大干部职工发扬“5+2”、“白+黑”、“晴+雨”工作作风,深入一线,大干快上,全县上下形成了干部职工关注、宣传、支持、参与棚改的良好局面。
七是注重规划引领,坚持“三个一”包抓推进机制,做到建设上有保障。以改善人居生活环境,提高居民幸福生活指数为目标,本着拆建并重的原则,委托全国知名规划设计单位高标准完成了县城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旧城改造修建性规划等8个专项规划和太白、何家畔等5个建制镇的棚户区改造规划。科学编制了环城西路景观带、县城特色风貌、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安置房等10个棚户区改造配套项目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坚持把棚户区改造和县城提质扩容作为“三个一”包抓(每个项目确定一名县级责任领导,组建一套工作班子,制定一套推进方案)的重点工程来抓,倒排工期,压茬推进,确保棚户区征迁与县城建设同步推进。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