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峰:大棚经济“春意盎然” 喜结丰硕成果
西峰区立足区域资源优势,引导广大种植户种植反季果蔬,大棚经济一派“春意盎然”,喜人的硕果不仅满足了市民对新鲜果蔬的需求,也为种植户们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近日,走进庆阳万润园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一排排温室大棚在春日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大棚内,辣椒、油菜、草莓等反季节果蔬长势喜人。种植户李银焕正和妻子忙着采收成熟的辣椒。

李银焕说:“我棚里的黄瓜是去年11月中旬定植的,12月底就开始上市了,采摘期能够持续半年,每个棚能产25000斤到30000斤,价格平均在1.5元。这是新引进的品种‘靓丽8号’黄瓜,不仅颜色好、口感佳,还带来了更高的效益。5棚黄瓜和2棚辣椒,年收入每个棚2万到3万元,总收入15万元左右。”
为提升大棚经济效益,西峰区积极引进和推广管理简单、病虫害少、产量更高、质量更优的新品种、新技术,深受种植户市场欢迎,也为种植户们带来了更高的收益。
和李银焕一样,马红梅也尝到了发展“大棚经济”的甜头。她说:“我这个黄瓜苗是1月份种植的,到2月10日后便开始采摘,一年下来一个棚能收入1万元。”
马红梅种植的7座大棚蔬菜,目前正值反季黄瓜和辣椒上市的季节,每天清晨,她都会早早钻进大棚,采摘成熟的黄瓜,经过分拣、过秤、包装后送往市区蔬菜批发市场。

近年来,西峰区把蔬菜产业作为促进城郊型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持续推进基地建设,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和种植大户,按照“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政策引导、资金补贴、企业与合作社带动等方式,大力发展“大棚经济”,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随着大棚蔬菜产量和品质提档升级,广大种植户的经济效益也在稳步提高。
庆阳万润园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米世杰介绍:“近几年,相关部门对群众生产区域内的水、电、路以及大棚设施进行了提质改造,为群众创造了良好的生产环境,合作社种植的品种包括蔬菜类、水果类和少量花卉,收入正稳步提高。去年,咱们这些大棚产值在400万元左右,带动了附近大量的闲散劳动力就业。”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