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原:强产业 优结构 构建多元发展“新版图”
镇原县全面推进“两抓两带、两养一栽”特色优势产业优先发展战略,三次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着力打破结构单一、总量偏低的产业发展现状,构建多点支撑、多元化联动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去年以来,镇原县坚持以工业化思路发展农业,“中盛模式”引领“三农”工作迈上新台阶,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机械化“四化”格局正在形成。粮食连年丰产,总产量达到36万吨;畜牧产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建成中盛华美3万只湖羊种羊繁育场,带动全县发展规模养殖户5560户,全县肉羊、肉牛、肉鸡饲养量分别达到90万只、24.5万头和1300万只;苹果产业在“海升模式”的辐射引领下,完成新栽3.9万亩,其中矮化密植标准园4000亩,鲜果产量达9.8万吨;完成苗林结合培育15.6万亩;瓜菜产业规模不断扩张,种植面积20万亩。
同时,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引进并大力发展牡丹、樱桃、万寿菊、文冠果等产业,特色产业收入占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一半以上;工业经济克服市场低迷的不利影响,发展基本稳定,地方工业总产值增速达32.3%,金龙工业集中区入驻企业达22户;实施中盛仓储粮、有机肥厂等新建、技改项目4个,完成投资2.9亿元;实现原油产量52.9万吨,征收涉油规费和支地项目资金1622万元。第三产业呈现出“发展提速、效益提升、服务提质”的喜人态势,成为全县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今年,镇原县将进一步加快种植、养殖、农林布局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草畜产业紧盯市场发展前景,大力推广“中盛模式”,加快建设中盛肉鸡、肉羊良种繁育体系,带动全县新建规模养殖场57个、规模养殖户5000户,肉牛、肉羊、肉鸡饲养量分别达到25万头、100万只和3600万只;年内种草20万亩,完成玉米秸秆青贮35万吨;苹果产业以建设高标准、现代化果园为方向,大力推广“海升”模式和“西农”技术,以平泉塬万亩矮化密植示范园为引领,带动群众栽果建园,年内完成苹果栽植3.9万亩;瓜菜产业以洪河、茹河川区两个万亩瓜菜示范片带建设为重点,积极引导瓜菜春提早、秋延后设施生产,大力发展以“晚”和“淡、返季”为特点的高原夏菜,扩大优质西(甜)瓜种植面积,年内完成瓜菜种植28万亩,新增设施蔬菜1650亩;苗林产业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持续推动种苗培育、荒山造林和退耕还林工程,全年造林15万亩以上;积极扶持中草药种植和小杂粮生产,全力稳住粮食生产,种植全膜粮食100万亩,力争粮食总产稳定在38万吨以上。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