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城县农村公路实现村组全覆盖
庆城县围绕扶贫攻坚交通先行的思路,把农村公路建设与旅游产业开发、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及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努力在提升农村公路通行能力上求突破,一条条富民路修在了群众的心坎上,为山区群众带来了致富希望。
家住庆城镇西塬村的蔡均,今年已经65岁,在家里没有通上自来水之前,全家人的生活用水都靠到2公里外拉水吃,每次来回的土路都让蔡均犯了难。
蔡均说:“天晴黄土多,天阴就湿的出不去。”
庆城镇西塬村基础条件落后,全村有贫困户108户,贫困人口427人。村里唯一的土路坑坑洼洼,村民的养殖、种植产业发展不起来,村里经济发展滞后,年轻劳力大多选择外出打工。为了改变这里群众的贫困面貌,庆城县投资300多万元,将西塬村的四条“羊肠小道”修建成了砂砾路,并且为群众通上了自来水,很多在外务工的村民回村搞起了种养业。如今,撂荒的土地都变成了“香饽饽”。
庆城镇西塬村的吴过记说:“路修好了,比原来的土路好,出行也好了,我买了个电动车,接送孩子上学也方便了,走乡政府、城里都方便多了。”
蔡均说:“家里种的菜,去年路修好了,我们也拿到城里去卖,方便多了,好多了。 ”
庆城镇西塬村党支部书记杨继荣说:“咱们西塬村截止2016年底,7个村民小组砂石路基本上全覆盖,为咱们本村的农副产品、苹果、中药材等外运,降低了运输成本,解决了咱们西塬村495户2000多群众的出行难问题。”
近年来,庆城县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抓手,以全县51个贫困村为主战场,以“6113”农村公路建设大会战为牵引,以年均超100公里的速度递增,路网从中心乡镇向人口集中的行政村延伸,完善了区域交通微循环,推动了当地产业发展。
目前,全县实现了村村通水泥(沥青)路的目标,通畅率达到100%,解决了农村群众行路难问题,打通了农民群众致富路上的“最后一公里”。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