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县区动态>详细内容

镇原:扶持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创业

  • |
  • |
来源:镇原县外宣办 作者:慕诚 发布时间:2017-04-07 14:45:00
分享到:

  今年,为了让更多农民工留在家乡创业发展,镇原县大力推广扶持“中盛模式”“海升模式”和“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农业生产方式,帮助农村务工人员实现就地转移、就地上班。
  3月31日,走进镇原县平泉镇洪河村,田野里一排排新建的钢架大棚格外显眼,村民慕军伟和妻子正在大棚内忙着平整土地。
  今年35岁的慕军伟,两年前和妻子在北京务工。今年春节回家后,听说村里要发展设施蔬菜,并请来专家带着技术、新品种指导建棚,他便放弃了出外务工,决定在家创业。慕军伟说:“刚开始,我对种植大棚很纠结,虽然政府支持建棚,可是自己没有技术,又不知道将来销路怎么样。后来,村里来了专业技术人员指导种植,提供新技术、新品种,还和外地企业签订了销售合同,这就给我吃了定心丸,我决定建4个棚,一年下来不比在外打工收入少。”
  慕建军对记者说:“出去打工,一人一年能给家庭带来2万元的收入。我今年准备种植西瓜,实行订单种植,一斤一元,至少收入2万元。这样在家门口也能学到技术,还能多陪陪老人和孩子,一举多得。”
  今年在洪河川区像慕建军一样放弃在外务工,回村建大棚的人有很多。
  屯字镇阳宁村村民张淑红,这几天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不仅自己在附近的果品厂找了一份既能照顾家又能挣钱的工作,而且丈夫在附近也找了一份适合自己干的工作,再也不用出远门了。
  “前几年我和丈夫都在外地打工,孩子交给老人照顾,一年只有过年时才能回家待几天,除去房租和吃喝费用,一年到头也没有攒下几个钱。现在老人年纪大了,孩子也上高中了,我在家里种地、打工,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张淑红说,“我上班去得迟,回来得早,做饭、收拾家里都不耽误,一月净收入1000多元。老公在红河川一家养鸡场上班,每月也有3000元左右收入,两个人加起来4000多元,家里打工比起在外面要好多了。”
  在镇原县太平镇枣林村的有机苹果农业示范园中,当地村民正在给一排排苹果树苗整枝、松土。“以前种植小麦、黄豆,基本靠天吃饭。现在将家里的3亩土地流转给了有机果园,自己还在果园里打工,一年纯收入万余元。”村民陈丽荣喜上眉梢。
  据了解,从2015年有机果园启动建成至今,每天平均用工量达到了80人次,目前已为当地务工的贫困农户支付劳务费280万元。这样不仅让贫困农户掌握了经营有机果园的技术,也让他们一个个都成了“土专家”、技术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