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县区动态>详细内容

打造美丽宜居新家园——庆城县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侧记

  • |
  • |
来源:庆城县委宣传部 作者:李锦 发布时间:2017-03-29 18:11:00
分享到:

  “如今,村里干净了,旅游基础设施也建好了,外地的游客越来越多了。”庆城县庆城镇药王洞村民詹学军说,“原来马路上、巷道里全是垃圾,镇上的干部带头,每周星期五带领我们打扫。现在比起过去,马路干净了,河道水也清了。”

  近年来,庆城县城乡环境治理力度持续加大,城乡面貌持续改善。当乡村美景与城市文明交相辉映,一种清新与愉悦油然而生。

  全域谋划建设生态凤城

  如何把一个自然条件相对较差,且农村占全县面积九成以上的山区县,建成美丽千年古城?庆城县的思路是:以“城乡垃圾污水处理、农业污染面源治理、村镇集市综合管理、农村村庄绿化美化、过期和垃圾类宣传标语清理”为重点,开展城乡环境整治活动,奋力建设生态宜居、环境优美、富美靓丽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岐黄中医药养生名城”。

  环境整治关键点在农村。庆城县大力实施“1366”治理工程,紧扣环境保护这个重点,突出环境整治由城镇向集镇、向农村、向农户延伸,由集中治理向常态化、长效化推进。由政府主导向全民动手、全员参与转变,大力实施风貌打造、景观塑造、绿化美化、污染治理、垃圾处理、文明共建等六大工程,全面提升城乡环境面貌规范化、生态化、整洁化、景观化、靓丽化、文明化程度。

  “环境整治给乡村带来的最大变化,是人的素质的提高。”蔡口集乡党委书记李霞说。这几年,蔡口集乡各村都栽上了景观树,搬迁了农贸市场,修建了广场和文化墙。现在,像蔡口集乡一样,庆城县各乡镇不仅路面没了垃圾,而且树下没有杂草、房前屋后没有杂物,真正实现了“卫生无死角”。

  路域整治打造美丽公路

  近年来,庆城县全面推行乡村“包修包活包绿包美”责任制,探索建立行道树整修修剪由行政化服务转向市场化服务的模式,采取以奖代补办法,前期对公路行道树密集、树体高大、整形困难的路段每公里补助1万元,对行道树稀疏、树体较小的路段每公里补助2000元,县、乡成立了8个整修队,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无缝链接、覆盖城乡的公路行道树整修长效机制。

  同时,该县财政投入124.6万元,以六路(庆西路、庆环路、庆华路、木板路、东二路、阜桐路)为重点区域,突出“正干、整形、修枝、涂白、清杂、防病、号劣、更新”八项措施,集中整修公路行道树徒长枝、病虫枝、过密枝、枯萎枝、伤损枝,城乡公路行道树面貌明显改观。截至目前,全县公路行道树整修已完成191公里,整修行道树68100株,清理枯死树木1300余株,清理枝梢落叶、杂草2000多吨。

  制止“双违”提升城市形象

  3月15日,记者在庆城县西道坡违法建设拆除现场看到,铲车、挖掘机挥舞着铁臂,作业的轰鸣声不绝于耳,一间间违法建筑应声倒地。该县组织相关部门对庆城县西街西道坡片区3户居民的违法建筑进行了依法拆除,赢得了群众的称赞。

  在持续推进城区“六乱”和农村“十乱”治理的过程中,庆城县政府发布了《关于依法拆除违法占地、违法工程的通告》,对全县范围内的所有违法占地、违法工程依法进行打击和集中拆除。利用多种平台,出动宣传车辆5台,在全县范围内巡回宣传,并深入各家各户发放“双违”整治宣传彩页1万余份,在路口巷道悬挂宣传横幅200多条,采取多种形式,不断强化舆论宣传引导,营造严打“双违”的社会氛围。

  针对“双违”顽症,该县干部带头,对重点区域存在、重点时段发生的违法建筑实施集中强制拆除,强力震慑其他“双违”行为。截至目前,共依法强制拆除8户,居民自发拆除3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