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县区动态>详细内容

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庆城县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见闻

  • |
  • |
来源:庆城县委宣传部 作者:李锦 发布时间:2017-03-29 17:24:00
分享到:

  “有了这台小型农机,以后我家的果园除草、旋耕、套种就方便多了,申请的农机补贴,县农机局最近也批下来了。”近日,正在购买果园小型农机的庆城县南庄乡丰台村村民黄永宏高兴地说。春耕时节,庆城县的农资市场、乡镇农资门市热闹了起来,前来购买化肥、种子和选购农机的农民络绎不绝。

  今年,庆城县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通过“压粮扩经”实现调整种植结构,优化粮食品种布局,按照“一城两镇三川四沟”产业发展思路,发展标准化高效设施瓜菜和露地瓜菜产业,做大做强草畜产业,着力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压粮扩经”农业产业大升级

  “今年,我们将以项目工作为驱动,着力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加快‘草畜、瓜菜’两大主导产业开发力度,促进农业产业大换挡、大升级,让农民持续增收。”庆城县农牧局局长陈永智说。

  今年,庆城县以建设玄马贾桥、蔡家庙史家店、卅铺廿铺村3个钢架大棚标准化示范区和东、西川2个1000亩无公害设施瓜菜生产基地、2个高标准露地瓜菜生产示范区为重点,新建钢架大棚1000座,确保全县瓜菜总面积稳定在15万亩以上。

  在草畜产业方面,大力推行“中盛模式”,兼并苏武万只种羊场,在驿马园区新建肉羊深加工厂和6万吨气调库,打造400亩的中盛产业园。依托农投公司信贷支持,扶持新建标准化养殖场(小区)34个,种植紫花苜蓿10万亩,发展规模养殖户1510户。以马岭十里庙,刘巴沟流域、南庄玄马区块,赤城范村、高楼苏家店3个万亩苗林培育片带建设为重点,完成培育任务15万亩。

  同时,庆城县围绕3个万亩片带及39个示范点,全力打造8处高标准矮化密植示范点和6处山地乔化栽植示范点,完成新栽果树3万亩,间伐改造2万亩。以“西农模式”为技术支撑,成立了乡镇苹果管理站4个,新增专业技术员33名。以南庄、庆城、玄马、赤城等乡镇为重点,鼓励苹果幼园套种板蓝根、黄芪等地产中药材,建成千亩连片种植示范基地19个。

  “一带一线”改善农业大环境

  “我们给全镇所有村都专门设立了田间垃圾回收站,集中治理农业环境突出问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庆城县卅铺镇干部郑刚锋告诉记者。庆城县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三农”的重中之重,制定出台了《庆城县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施方案》,集中开展以废旧农膜、禽畜粪污、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为主的农业环境污染综合治理行动。

  庆城县以庆环线美丽乡村示范带和驿马——蔡口集扶贫开发示范线为重点,打造环境整洁、功能完善、舒适宜居的5个省级、1个市级、11个县级美丽乡村样板村。将3月份确定为全县城乡环境整治月,全面深化城乡环境改善提升行动,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在卅铺——马岭新建百里农业景观长廊一处,在县内2条交通主线、4条支线沿线村各建成标准化垃圾填埋场1处。庆城县还探索出“草业——养羊——羊肉深加工——羊粪加工有机肥——有机肥进果菜园——生产有机果菜”的产业循环模式,完善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和长效保洁机制,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普惠+特惠”脱贫攻坚大步走

  今年开春以来,庆城县各乡镇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下转2版)(上接1版)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全面核查,按照“缺什么补什么,什么弱强什么”和“一户一策”的原则,扶持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大力实施“万名农民技能提升培训工程”,加大种养业、设施农业、瓦工、焊工等农业实用技术和劳务技能培训力度,确保增加贫困群众劳务性、工资性收入。

  “去年我参加了县上组织的专业农民培训班,基本掌握了果树修剪技术,靠修剪果树一天至少能挣200元。”庆城县赤城乡万胜堡村果农樊建宁告诉记者。

  庆城县按照“两不愁三保障”“七个一批”清单式管理要求,建立“七个一批”及危房改造、安全饮水等到户帮扶工作台账,制定可行帮扶计划,按需求落实帮扶措施。严格将国家、省市普惠特惠政策落到实处,探索推进农村房权、土地经营权改革,盘活现有资产,增加群众转移性、财产性收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