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原县:多措并举持续提升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深秋时节,走进镇原县三岔镇高湾村,一幅乡村新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新建农宅整齐排列,危房和危窑经过改造焕然一新,供水管网延伸工程让村民用水更加方便,村组主干道两旁绿化树木秋色宜人,设施瓜菜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古朴的村落与现代化的酿酒工艺相结合,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镇原县三岔镇高湾村位于G309、S514公路沿线,是三岔镇政府所在地,全村辖7个自然村,耕地面积2304亩,有农户426户1628人,其中少数民族群众36户126人,是全县唯一一个少数民族聚居村,也是第九批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
近年来,高湾村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把各民族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嵌入乡村振兴的重大决策部署,通过多元化的发展模式,采取产业提升、资产盘活、资源开发、项目带动等多项措施,推动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44.43万元,实现了宜业宜游宜居的目标,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据了解,高湾村紧盯基础设施建设,修建农宅118套,实施危房、危窑改造338户,完成供水管网延伸工程311户,绿化村组主干道15.7公里;积极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建成集活畜、皮毛交易和市场信息服务为一体的活畜交易市场,修建设施瓜菜大棚58座,引导各族群众种植露天瓜菜300亩、中药材280亩、白瓜子150亩、色素辣椒240亩,并创新打造了集酿造、销售、品饮、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特色黄酒小村庄。
为了持续增进民生福祉,高湾村积极衔接、争取和整合各类资金,建成高湾村民族团结进步法治文化广场、红色文化小公园、红色主题人行景观桥——“虹桥”;以解决各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出发点,推动义务教育、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门诊慢特病、兜底保障等惠民政策全覆盖,全村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率达到100%,每月落实各族经济困难老人养老服务补贴1.6万元;协调49名党员干部结对全村各族孤儿、困难重度残疾人51人、特困家庭3户3人,常态化开展走访、探视和帮扶等工作;积极协调统战、教育、科技等有关部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五送”活动,让各族群众共享繁荣发展硕果。
同时,高湾村还制定了《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公约》,组建20人规模的“红石榴”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坚持开展移风易俗活动,评选产业致富、美德家庭等示范典型13人;打造具有特色民族饮食文化的小吃一条街,积极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与时俱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全村各族群众更好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断巩固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