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城大球盖菇争春报信 周祖农耕文化酝技惠农
由庆城县农技中心农艺师范学军主持承担的2016年市列《大球盖菇引种及秸秆生物反应堆栽培》试验示范项目,3月8日,在庆城县熊家庙办事处钱畔村报信出菇,这标志着此项技术在庆城县试验示范成功。
该项目是庆城县农技中心为了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益尝试,也是实现农作物秸秆还田利用的有益探索。种植大球盖菇,不仅可以变废为宝、减少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还可以丰富我们的“菜篮子”。
大球盖菇又名酒红球盖菇,号称草生菇之王,亦有秸秆菇之俗称,农学家叫“生态红菇”。其菇色酒红艳丽、肉质肥厚鲜嫩、富含氨基酸、营养价值丰富,口味集香菇、蘑菇、草菇三者于一体。经测定单菇重可达0.5斤,菇伞直径20厘米,菇径直径可达8厘米。它既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0推荐地向发展中国家推荐的珍稀食用菌“节粮型扶贫菇”,也是国际市场上畅销的“10大珍稀菇类之一”。
大球盖菇以秸秆为基料覆土出菇,适生温区8℃-28℃,大田林下均可放野种植。比平菇好种,不用装袋锅蒸灭菌,可用生料或发酵料种植;比平菇种植技术简单,便于推广。玉米地套菇可实现“亩产千斤粮万元钱”,苹果园套菇可实现果菌循环促成有机果菜再生产。“出菇型秸秆生物反应堆”新技术支撑,可促进还田秸秆腐熟,激活土壤微生态,提升土壤有机质。为庆阳发展促成“农牧菇/农林菇三结合型的三色农业”开创了科技先导路径,可使农林下脚料资源再循环变成美味蘑菇食品,是富民增收精准扶贫的好项目,建议大力推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