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生虎:村民眼中的“及时雨”
在正宁县永正镇堡住村大大小小的事上,都会出现一位来去匆匆的老人,他既不是亲戚,也不为行情,只为表达自己的一片心意。
这位老人叫杨生虎,今年71岁,做过30年的农村信贷员,退休后一边看孙子,一边务农,对自家生活精打细算,对待邻里可就“阔绰”了,无论谁家有事,大到婚丧嫁娶,小到生日满月,孩子当兵上学,老人看病住院他都会主动送上一点心意。提起他的名字,村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这就是老人家当年送我的笔记本,每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我就会拿出笔记本,摸摸上面的文字,想想老人当初送我笔记本时那双赤诚的眼神,心情顿时就好多了。”正在上大学的杨红涛告诉笔者。杨生虎老人有个习惯,只要村里孩子考上大学,他会送上一个笔记本,里面写上几句鼓励话,夹上象征事事如意的四十元钱,然后匆匆离开。
“要致富,先修路”这不只政府的事,也是杨生虎放在心上的事,堡住村的村道向来是“胶泥路”,三年前终于盼来了政府投资修路的好消息,可因几户村民的挪树问题受阻。当时他就想:修路是大事,是几代人受益的好事,可不能因几棵树影响了,因此他就上门劝导,并自掏300元腰包给了村民些补助,顺利打通了前期拆迁。现在,踏着平坦的水泥路,大家都叫他“杨能人”。
堡住五组孤寡老人杨三,年轻时好吃懒做,爱偷盗,曾经三次入狱,年过半百,一无所有,求到杨生虎门上。他二话不说先给了100元,然后找村委会协商给募捐了1400元,又帮其向民政局申请扶持资金3000元,动员村民们义务劳动帮其盖了2间房。现在,杨三已浪子回头,在工地上当小工,生活无忧。一提起杨生虎,他就感慨的说:“要不是我杨叔(杨生虎)的帮助,我那有今天的生活。”
杨生虎不仅是一位热心人,还是一位善心人。村建小学教学楼他捐款2000元,汶川地震他捐款999元,玉树地震他捐款100元,雅安地震他捐款100元,资助过的困难学生已有200人。去年他又倡导成立了堡住村“自乐班”,自掏3000元购买了乐器。
当有人问他:“你这样做图个啥?”他笑笑说“积德行善,胜似烧香拜佛,你们慢慢就会明白的。”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