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峰区“三个突出”纵深推进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
今年以来,西峰区按照“突出重点、点面结合、市场运作、监管同步”的推进思路,突出治理农村“十乱”和“三堆”问题,对乡村主干道沿线、乡镇政府所在地、小城镇街区、中心村、农村集中居住区等重点区域采取划片包干制,雇佣专业保洁公司,采取市场化运作和网格化管理模式,积极行动,多措并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突出重点线路。通过服务外包、集中整治、群众参与等整治方式,在公路沿线,围绕“四线”(西合公路、西庆公路、西镇公路、省道202线西峰段),采取“铲杂草、清垃圾、开边沟、整树畦,深松绿化带、涂刷行道树”六大措施,打造文明样板路和产业精品线。在城郊结合部,因地制宜建设小游园,对沿街门店广告牌匾进行统一提质改造,进一步改善了城郊农村环境。在集镇街区,实行拉网式清理清扫,坚决杜绝门店占道经营,并抓好门头招牌改造、绿地整修、临街建筑物亮化、游园广场花坛美化活动,提升了小城镇形象品味。在村组主干道和农户门前,采取“各扫门前雪”的方式,动员村组干部发挥骨干示范作用,带动群众积极参与环境综合整治。
二是突出示范引导。依托美丽乡村和小康示范村建设、中央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一事一议”项目等建设工程,着力打造毛寺、左咀、李岭、庄子洼、沟畎等农村环境整治样板村。对中心村居民点农宅外墙进行涂白美化,在小区道路两侧修建花畦、围栏,在农户门前建设小花园、小菜园,在产业示范线和集中连片区周围动员群众自发开展环境整治,打通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最后十米”,强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大幅改善。
三是突出重拳整治。严格对照《关于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意见》五个方面20项整治任务,结合“党性锤炼日”活动,广泛开展杂草垃圾清理、树畦树行整修、公路行道树整修,垃圾坑点治理、门前三堆清理、农宅涂白美化等工作,使全区农村环境面貌焕然一新。至目前,累计完成公路沿线杂草清理349.5公里,垃圾清运12500多吨,树畦树行整修235.7公里,公路行道树整修267.5公里,垃圾坑点治理787处,清理门前“三堆”5256处,农宅涂白美化626户,新栽、补植行道树9300多株,行道树涂白242.5公里,门头改造180多间。同时,建成集防汛抗旱、观光休闲于一体的人工水景池塘8处,在居民点门前新建小菜园(花园)336处,完成庆西路沿线两侧草坪种植13.5万平方米,整治两川河道18.7公里,整理美化连心桥河岸1000平方米,整治旅游景点10多处,完成面山绿化2100亩。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