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建设夯实发展之基——镇原县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综述
2016年,镇原县积极应对新挑战,综合施策,打出了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防风险系列“组合拳”,各项工作在突破中前行,全县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全年完成生产总值57.46亿元。
抓项目促投资增强发展后劲
镇原县把项目建设作为防跌、止滑、稳增的重要抓手,坚持谋划、争取、实施、管理并重,督促乡镇部门组建专门的项目工作班子,完善重大项目县级领导包抓和“一图一书一办法”等管理制度,筹资2000万元用于项目前期,实施项目320个,完成投资139.7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5个。借助“一会一行”、兰洽会等平台,列出单子、锁定方向、盯准企业,县级领导带队上门推介招商,签约项目88个,总投资384.27亿元,已开工项目11个,到位资金12.79亿元。
“县上在项目实施中实行跟踪服务、跟踪推进,明确项目推进目标、时限和责任人,做到‘程序上把好关、政策上服好务、运作中帮好忙’。同时,把谋划作为项目工作的关键,深钻细研国家、省、市政策,学习支持革命老区发展的文件精神,精准对接国家‘11+6+3+1’重大工程建设布局和‘7+4’重大投资工程包,从政策中找机遇、找项目、找资金,争取更多项目进入国家、省、市规划盘子。”镇原县发改局负责人介绍说。
夯基础惠民生提升发展效能
镇原县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上围绕“破瓶颈、增后劲”的目标,全力争取实施更多群众受益的重大基础建设项目。庆平铁路通过批复,庆平高速、国道309镇原段改造开工实施,五台山水库、1100千伏特高压输电、阳路湾至席沟圈三级路、城北沟和翟池山庄综合治理等项目完成年度建设任务;老城区环境治理、新区开发、棚户区改造、征地拆迁统筹推进,县城服务功能更加完善;实施农贸市场、街区硬化等小城镇建设项目63个,孟坝商业步行街一期、开边镇街区道路硬化全面完成,辐射带动农村发展,促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在生态建设上,镇原县坚持把“绿色”作为加快发展的“生命线”,不断加大荒山造林、退耕还林、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实施县城污水集中处理、重点乡镇生活垃圾处理、街道雨污分流等环境资源项目14个,建成美丽示范村、整洁村26个。加大噪音、空气、水源、石油等环境污染治理力度,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的信访案件全部认真办理,绿色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干部群众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强产业提质量撬动县域经济
镇原县坚持以工业化思路发展农业,大力推广“中盛模式”“海升模式”,中盛10万吨粮食储备库、种羊繁育场、有机肥厂扩建项目快速推进,太平枣林有机果园、平泉万亩苹果示范园、忘忧草加工、毛驴繁育保种基地等农业产业化项目带动作用凸显,农业主导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明显提升。加快地方工业改造升级,新增入园企业2户,入园企业达到21户;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光伏产业园和20兆瓦光伏发电站项目已启动前期工程,完成天然气入户2万户。
与此同时,该县还把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作为朝阳产业来抓,谋划启动了北石窟寺文化生态旅游大景区建设,核心景区配套基础设施和形象展示、丝路驿站两个板块主体工程基本建成。胡氏文化产业园建设和“三池”景区开发启动实施,书画产业基地二期等项目有序推进,茹河川区文化旅游黄金通道已具雏形,全年接待游客68.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25亿元。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交通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电商交易额达2.8亿元。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