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县区动态>详细内容

稳中奋进、提速增效、量质齐升、蓬勃发展——镇原县上半年工作亮点扫描

  • |
  • |
来源:镇原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白勇涛 发布时间:2024-09-06 09:25:05
分享到:

今年以来,镇原县按照县委、县政府年初确定的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全力以赴拼经济、稳增长、惠民生、保稳定,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呈现“稳中奋进、提速增效、量质齐升、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今年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7.61亿元、增长6.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6亿元、同比增长12.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分别增长4.7%、7.9%,守住了稳的底线、迈出了进的步伐。

守好“粮袋子” 稳住基本盘

提高耕地使用率,引进粮食新品种是保障粮食增收的重要措施,得到群众的广泛认识。“夏收后,我们就动员群众腾地复种,大家积极性都很高,非常配合。”原芦村党支部书记路云显说,为提升群众种植效益,今年村上提前与乡上和县上有关部门对接,提早加紧部署推动复种工作,目前已全部完成1600亩新品种马铃薯、糜子、大豆等农作物的复种任务。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粮袋子”装得够不够、好不好事关大局稳定。今年以来,我县牢牢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强化耕地用途管护,严守耕地红线,逐级签订《2024年稳定粮油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坚持规模化种植、机械化生产,被农业农村部命名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承办了全省旱作玉米单产提升春播现场培训会、全省旱寒区冬油菜扩面积提产能观摩研讨会等大型会议,被纳入玉米单产提升全国整建制推进县和全省整建制示范县,为建设新时代“陇东粮仓”贡献了镇原力量。

今年,全县完成春播粮食82.53万亩,47.92万亩冬小麦稳定增收、产量达到10万余吨,25万亩复种增粮增效工程有序推进。

提速项目建设 增效基础改善

突出项目建设扩投资、稳增长主引擎作用。制定印发了《2024年县列重点项目县级领导包抓责任制实施方案》,对重点项目明确包抓责任,清单推进落实。上半年开复工项目97个,开复工率80.83%,完成投资34.23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59.31%。

吴家沟水库综合利用、县城综合管网改造、西区医院、蒲河特大桥、上城隧道等重大项目快速推进,镇原一中新校址、县城7处停车场、镇原美食广场建成投用,平庆铁路征地拆迁和用地报批、“西气东输”三线、750千伏陇东换流站接入等工程有序推进,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资金争取再创佳绩,上半年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券、增发国债项目15个、到位资金5.0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以上,专债发行位居全市第一,投资拉动效应明显增强。招商引资高位增长,实施500万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44个,省外到位资金29.89亿元、增长41.39%。

产业发展量质齐升 激发新活力

坚持传统企业改造升级和新质生产力培育协同推进,全力打造“四百三十个”七大产业集群,三产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上半年,一产增加值8.7亿元、增长7.4%、排名全市第一;二产增加值16.83亿元、增长16.8%、排名第三;三产增加值22.08亿元、增长2.5%、排名第三;超额完成“双过半”目标任务。

“新质生产力”培育成效初显,长庆油田300兆瓦、正泰安能30兆瓦等新能源项目快速推进;培育规上企业1户、认定创新型企业2户;上半年生产原油47.35万吨、天然气1680万方,分别增长10.21%、8.11%。“三元双向”格局稳步构建,新建日光温室365座、大棚43座,带动种植设施蔬菜2.61万亩、生产菌棒950万棒、食用菌1570吨,肉鸡、肉牛、肉羊、生猪饲养量分别达到5070万羽、24.5万头、61.12万只、21.98万头。

“文旅融合”模式破题出圈,“剪云裳”服装秀走出甘肃、走向全国,翟池等景区提质扩容、引客入镇,接待游客158.8万人次、旅游收入8.2亿元,分别增长154%和203%。

民生事业蓬勃发展,群众福祉不断增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出一系列惠民举措,切实办好办实民生实事……这是上半年县委县政府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的答卷。

积极推动稳岗就业,通过统筹实施基层就业项目,全面落实创业扶持政策,持续加强与省外地区劳务协作,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千方百计帮助重点群体就业。至目前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11.55万人,创劳务收入16.75亿元。

“结对爱心”工程深入实施,5580名干部结对帮扶6288名关爱对象,帮办实事3500余件。发放创业贷款1924.3万元、交通补贴250万元,新增城镇就业2361人,教育改革效应显现,高考600分以上学生突破60人,本科进线率达82.48%、较去年增长11.1个百分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