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峰区:“直播+助农”特色水果火“出圈”
在乡村振兴的热潮中,西峰区越来越多的农户意识到网络平台销售的巨大潜力,他们纷纷投身到线上销售的行列中。而随着直播电商的兴起,助农主播的加入更是为这一转变注入了新活力,种植户和助农主播携手让农产品火速“出圈”。
眼下,在西峰区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正值西梅、脆李、香蕉梨、火龙果等特色水果成熟采摘旺季。在各个果园里,一场场别开生面的直播助农活动火热进行着。
在彭原镇李家寺村种植户何希儒的果园里,满眼都是挂满枝头的香蕉梨。助农主播手持香蕉梨,向直播间的观众详细地介绍着果子的独特口感、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存储技巧。随着助农主播热情专业的解说,直播间的人气不断攀升,不少人纷纷下单购买。
助农主播蛮牛说:“今天是我在这个老乡园子里的第4天,能帮老乡卖出去1000多斤。”
何希儒种植香蕉梨已经15年,有早熟和晚熟两个品种。过去,他种植的果子主要以批发零售和商贩进园收购的途径来销售,价格受制于人,市场也相对局限。今年,他邀请助农主播进果园直播,香蕉梨也搭乘网络快车销往全国各地:“前几年,采摘下来基本上是拉到西峰和西峰周边销售。今年直播能减轻一下我们的负担。”
随着直播的进行,订单纷至沓来。何希儒和家人按照订单迅速采摘成熟的果子,并进行挑选和分级。快递人员来到现场,填写邮寄单,搬运上车,发往全国各地。何希儒说,助农直播在增加外地订单的同时,吸引很多游客进园采摘,销售量持续增加,按照目前每斤2.5元左右的价格,今年能收入4万余元。
下午5点,在彭原镇鄢旗坳村村民王凤柱的家中,一场西梅的线上直播准时开播。在直播间就在果园里,助农主播通过镜头把挂满枝头的累累硕果展示给屏幕另一端的观众,详细地讲解着西梅的生长环境和营养价值,解答网友果子的购买方式、价格以及品质保证等问题,并推出试吃装优惠和购买福利。
助农主播梁秀权说:“我三个平台加起来粉丝差不多是20多万。今天我们在这边带西梅,开播1个小时,出单量在50多单。”
主播热情专业的解说引得网友不断刷屏点赞,下单购买。而一波波本地游客通过网络了解,寻着路线自驾而来,进园品尝、采摘成熟的西梅,享受大自然的馈赠。
“这个果子特别好吃,在我们这边来说的话比较稀有。我今年是第二次来采摘,去年给亲戚朋友都邮了一些,他们都说好吃。今年我继续过来,打算给他们再邮一些。离城也近,我们开车来回也比较方便,都是树上现摘的,吃得比较放心。”游客程娜说。
王凤柱种植经营西梅园已经10余年。前些年,每当果子成熟季节,销路就成了他最发愁的事情。后来,他接触到网络,就尝试拍照、录视频发抖音、快手和朋友圈,吸引了很多本地游客进园采摘。这两年,他和助农主播合作,线上线下销售火爆。
西峰区彭原镇鄢旗坳村村民王凤柱说:“今年这个果子产量特别好,果个也大,口感也好,今年产量每棵树达到500斤左右。这两年的销售是通过线上主播来销售,我也不用上市场上去。请主播来开直播,每天出300到500单,我每天负责采摘装箱装车,快递来了就拉走。”
在乡村的田间地头、农家小院,随处可见助农主播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怀着一颗助力乡村发展的心,凭借着一杆支架和一部手机,推介家乡农产品走出乡村,走向全国各地,吸引天南海北的游客了解庆阳、感受庆阳、走进庆阳。在这个过程中,农户们收获着实实在在的成果,而他们也实现着自身价值。
助农主播蛮牛说:“啥季节卖啥,像现在的话就卖香蕉梨,再过段时间核桃熟了卖核桃,核桃完了之后可以卖苹果。我是庆阳本土人,我知道老百姓不容易,所以我能尽我自己的一片微薄之力,帮老乡把农副产品推广一下。”
从田间地头到网络云越来越多的助农直播搭建起了一座连接乡村与城市的桥梁。西峰区积极推动特色优势产业与电商融合发展,通过组织专业培训团队,精心培育电商人才。近两年,西峰区已经培训电商从业人员130余人。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