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原:抓脱贫 促增收 帮助贫困户脱贫
2016年镇原县有贫困人口10.35万,贫困面21.65%。面对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的县情实际,镇原县坚定不移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最大责任、最大任务来抓,全面落实“六个精准”要求,推进“七个一批”和“1+20”方案实施,全年实现稳定脱贫3.02万人,贫困面下降到15.4%。
为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镇原县制定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驻村帮扶、考核评价和问责追究制度,把贫困村、贫困户能否按期脱贫与单位、干部考核直接挂钩,逐级签订军令状,分解任务,靠实责任,以正向激励和反向惩戒促进工作落实。严格按“853”要求挂图作业,扎实开展精准识别“回头看”,对建档立卡对象脱贫销号、返贫挂账、动态管理,保证了扶贫对象进、出、退管理精准。坚决落实“4342”精准脱贫责任体系,对贫困户层层核查,防止“数字脱贫”和“虚假脱贫”,顺利通过了国家、省第三方评估和市级验收。加快推进以水电路房建设为主的基础设施攻坚战,解决了1.97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建制村通畅率达到100%,108个自然村通上了动力电。实施危改15701户、易地扶贫搬迁1700户,针对贫困户缺资金难题,我们实行差异化补助,最高达到4万元;针对贫困户缺劳力问题,组织开展倒班互助作业,帮联干部直接投工投劳参与建设;为了节约成本,保证质量,一些村统一规划选址、统一建设装修、统一检查验收,全面完成了年度建设任务,2016年新建安全住房是前两年总和的1.3倍。
同时,镇原县深入推进产业富民攻坚战,在稳定全膜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灵活采取招商引资、企业建园、合作社建办、农民入股、家庭农场带动等方式,规模化发展草畜、苹果、瓜菜、苗林四大主导产业,高效化发展特色种养殖、中药材等短平快致富产业。贫困户新增种植全膜玉米17万亩、饲养大家畜5.5万头、栽植苹果8500亩、输转劳动力1.06万人,产业培育率达到99.4%,产业收入占到了贫困户收入的60%以上。全面推进以提升贫困村户享受公共服务水平为主的民生改善攻坚战,新建乡村舞台35个、村级幼儿园80所,学前教育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新农合参合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全部超过脱贫标准。幼儿园免除保教费,建档立卡贫困高中、高职、大专生减免学费书本费、“两后生”培训,贫困人口住院费用报销提高5个百分点、大病保险起付线由5000元降至3000元,一、二类低保提高补助标准等惠民利民政策全面落实到位,补助金额2.18亿元,受益群众8.54万人次。在此基础上,该县不断强化金融意识,撬动更多资金投入扶贫,为发展注入“活水”。成立了文化旅游、扶贫开发、城乡建设发展投资公司,累计融资23.86亿元。发放精准扶贫专项贷款8.14亿元、“金桥贷款”8595万元。成立村级扶贫资金互助协会、农村产业发展资金合作社215个,每个贫困村互助资金达到50万元以上。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