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困局成功逆袭—2016年庆城县经济社会发展亮点扫描
2016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庆城县吃透“县域经济总量不大、结构不优,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迫在眉睫、脱贫摘帽任务艰巨”的县情,抓住脱贫攻坚、项目建设、产业转型的重大机遇,科学谋划、精准发力,找准经济增长的着力点,补齐短板,走出了一条县域经济超常规跨越发展、成功逆袭之路。
奋力攻坚摘穷帽
庆城县坚持以精准脱贫统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整合扶贫、涉农项目资金,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切实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有效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增强综合发展能力,全力促进贫困村经济发展和贫困群众增收。
2016年,整合易地搬迁、危旧房改造等项目资金,协调银行贷款3.5亿元,采取财政贴息的方式,全面启动“告别窑洞”工程,引导6788户贫困群众新建安全稳固住房。实施桐川至蔡口集、庆城至周祖陵省道升级改造项目,新建乡村油路17条110公里、砂石路94条400公里,建成各类供水工程4437处,改造农电线路218公里,新修梯田4.1万亩,完成行政村幼儿园、标准化卫生室、文化广场、村级阵地、供销综合服务社等脱贫项目建设任务。
截至目前,共整合各类扶贫、涉农项目资金7.25亿元用于脱贫攻坚,使1.1万农村贫困人口退出贫困序列。
找准支点求发展
2016年,庆城县把重大项目作为撬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支点,在谋划上下功夫,在建设上求突破,累计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342个,完成投资125.2亿元,增长8.5%。
医养结合康养院总投资30亿元,成为全市单体投资最大、带动能力最强的中医养生保健项目。药王洞·马嵬驿民俗文化村建设与棚户区改造、精准扶贫、乡村旅游相结合,融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旅游观光、特色饮食于一体,促进了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城区景区联动发展。薰衣草庄园依托周祖陵景区,借鉴欧式建筑风格,建成主题雕塑、爱情长廊等景观,栽植薰衣草400多亩,日均接待游客5000多人次,成为聚集人气、宣传庆城的靓丽名片。河道综合治理项目新修护岸8.1公里,新建景观坝4座,整修河道4.8公里,打造了“河畅、岸固、水清”的城市水上景观带。古城墙加固保护、梦阳文化景区、南门周礼广场、县医院搬迁、芡子沟水库、山水凤城、新区基础配套等一批重大项目顺利推进。 大项目开工、大投资落地,为庆城县域经济增长再增活力。
全力以赴兴产业
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推进县域产业发展,关键是立足县情,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找准支柱产业,推动优势产业集群发展,不断提高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
大力发展特色生态农业。苹果产业围绕“新栽、管理、贮藏、销售”四大环节,全力推进标准化示范片带建设,完成新栽4.3万亩,间伐改造1.2万亩,创建省级以上标准园3个。建成小型果库28座,全县鲜果储存能力达到10万吨。培育优质苗木600多亩,去年秋季出圃120万株,实现了苹果苗木供应本土化。草畜产业以推广舍饲养殖、疫病防控、良种繁育为重点,成立羊产业协会,新建苏武万只种羊场。瓜菜产业以东、西二川为重点,新增钢架大棚1100亩、日光温室10亩,建成百亩示范基地5个。苗林产业坚持整山、整沟、整流域推进,完成苗林结合培育16.7万亩。
打造现代工业体系。坚持招引与建办齐抓,扶强与做大并举,围绕驿马、西川两个工业集中区的功能定位,积极开展外出招商活动,累计招引各类项目67个,签约资金57.4亿元,同比增长29%。与河北微聚、北京中高环能、洛川兰河饮品等企业达成合作意向,京酿调味品生产、“气化庆阳”天然气调峰、宝源果蔬有机苹果综合开发等项目落地建设,裕陇能化、宇阳科技等企业建成试产。醋头醋引进德国福林斯全自动酿醋设备,建成年产5万吨食用醋生产线和1万吨酱油生产线各一条。高晨工贸年处理污油泥2万吨,有效缓解了油田废弃物的污染问题。积极帮助企业扩大生产、做大做强,建立完善“规下转规上”后备工业库,全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户,累计达到28户,地方工业整体实力不断增强。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