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城柏树村:百年古村焕新颜
冬日的清晨,庆城县的气温接近零下10度。走进玄马镇柏树村,一排排院落整整齐齐,房前屋后干净敞亮,嵯峨挺拔的古柏树见证着这个村落的时代变迁。
2013年,柏树村被列为该县51个贫困村之一,提起当时进村后的第一印象,玄马镇镇长王虎林直摇头。
“这个村距离镇政府不到10公里,地理位置在全县也不算太差,但道路坑坑洼洼,雨雪天人根本没办法走,有四五百年历史的古柏树也没有任何生机,破旧的村部‘藏’在学校背后,我第一次到这个村上连村部都找不到。”王虎林说。
为此,扶贫工作组争取危房改造项目,重新规划村落布局;通过基础设施改造,让水电路各归其所;推进改圈、改厕,实现人畜分离;房前屋后有了小花园,昔日的柏树埆也变成了古柏文化广场;“幼儿园”“老人幸福院”“村史馆”等名词如今也变成了现实……
“基础设施一建好,民风也逐渐好了,村民再乱扔、乱放垃圾,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了,村民素质得到了提高。”柏树村党支部书记李占发说。
基础设施、“脏乱差”这些难题得以解决,村民的致富产业培育紧随其后。针对群众“既盼温饱又盼环保,既求生存又求生态”的现实需求,庆城县把八成以上的退耕还林任务安排在贫困乡、贫困村和贫困户,使他们能够享受更多奖补资金。
2016年,除“一事一议”奖补资金外,县上为柏树村82户贫困户办理精准扶贫贷款358万元,“告别窑洞”贷款124万元,该村产业发展资金合作社吸纳资金达20多万元。
李占发说,随着环境逐渐变好,在帮扶干部的指引下,村民们积极寻找致富门路,柏树村栽植核桃树2000多亩,建成了千亩标准化核桃示范园,种植全膜玉米3000多亩,建成了千亩全膜玉米示范点,柏树村村民还把300多亩闲置耕地栽上了苹果树,新建了26栋标准化棚圈,112户村民发展起了规模养殖……
“这些核桃树苗再过三五年,就成了‘聚宝盆’,一个核桃树收上100斤,我家有一百棵核桃树,对我来说收入比出去打工要好得多。”刚搬进新房的李军说。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