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峰区创新服务模式打造便民阳光政务
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切实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全面推动政务效能的提升,西峰区创新“五个一”模式全面深化便民服务联创机制,着力为群众提供高效、务实、便利的服务。
服务体系“一条龙”。按照“区有综合政务中心、乡有便民服务中心、村有便民服务厅”的思路,建立区乡村三级联动、民生部门全面参与的便民服务联创机制,构建了一套“区为龙头、乡为龙脊、村为龙尾”的便民服务体系。在区上设立“综合政务中心”的基础上,建成乡镇(街办)“便民服务中心”10个,村(社区)“便民服务厅”115个。加强区、乡、村各便民服务机构的信息共享和业务衔接,形成了一个系统、完整的服务体系。
服务人员“一口清”。通过竞争上岗选拔各部门思想素质过硬、敬业精神良好、业务知识精通、待人诚实和蔼的党员干部和大学生村官到便民服务机构任职,对涉及便民服务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任职测试,重点突出服务礼仪、业务知识和规章制度三大方面,使干部职工由“机关办事员’,转化成为“人民服务员”,要求工作人员统一挂牌上岗,对本职岗位的各项服务事项、政策规定熟记于心,做到政策规定、所需资料、服务流程3个“一口清”,切实提高服务质量。
服务内容“一册明”。为了提供更为高效、便利的服务,区综合政务中心、乡镇(街办)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厅都分别结合各自实际,编印发放了《为民服务手册》,将各项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政策摘选、服务流程、办理报件、各窗口服务人员联系方式、咨询电话、监督举报电话和火警、匪警、急救等备用电话号码编入服务手册,使群众一目了然,实现了“一册在手、万事不愁”。同时,开通了微信公众平台,制做了便民服务卡,在区乡两级便民服务机构配备了电子触摸查询机、服务咨询引导员,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服务事项“一站通”。按照“纵向到户到人、横向全面覆盖”的原则,不断扩大和细化各服务机构的服务内容,围绕民政、社保、计生、民事调解、经济发展等5大类服务项目和证件办理、纠纷调处、行政审批等20余项服务事项,在一个服务机构同时设立法律咨询、民政救助、社会保障、合作医疗、计划生育、惠农资金、党组织关系转移等多个服务窗口,实行“一站式”集中服务。由原来群众办事“楼上楼下难找人”变为“窗口集中一站通”。对偏远村组,选配大学生村官为“代理员’,按照“分工就近、地缘邻近、业务接近、需要相近”的原则,打破村组界限,以网格化方式划分代理责任区,负责代理代办群众需要办理的部分事项。
服务评价“一笔定”。突出受理、承办、回复三个环节,设立岗位监督栏、岗位监督牌,加强制度建设,以制度建设提高服务水平。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绩效挂钩和末位淘汰制,实行服务职责、责任部门、申报材料、办事程序、服务承诺、政策规定、监督机制和代理人员“八公开”。随机向办事的群众发放无记名测评表,由办事群众独立填写并投入票箱,由各服务机构主管单位统计汇总,作为该服务机构及各对应窗口工作人员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做到服务对象“一笔定优劣”,评价结果“一笔定绩效”。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