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县区动态>详细内容

镇原:“书画大县”再提文化“软实力”

  • |
  • |
来源:镇原县外宣办 作者:王瑾 发布时间:2017-01-09 19:35:00
分享到:

  新年伊始,镇原县城书画一条街上,林林总总的书画工作室和装裱店门庭若市。走进画室,一位位鹤发童颜、精神矍铄的老人提笔挥毫,行云流水;一个个书法班上既有小朋友,也有中老年爱好者,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习字,一笔一画间颇见功夫。

  2010年6月,镇原县被中国书法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书法之乡”,标志着镇原以书法艺术为代表的书画艺术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但由于画廊、装裱店等分散经营,没能形成聚集效应。为此,县上因势利导,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和社会参与”的模式,扶持建设书画一条街,鼓励书画产业“抱团”发展,推动书画产业转型升级。

  在实施文化产业建设中,镇原县充分挖掘现有文化资源,筹划推介《秦诏版》《潜夫论》等一批有价值的文化产业项目,夯实了文化产业发展根基;每年组织举办“文化艺术周”活动,邀请省内外著名书画艺术家前来交流,现场挥毫泼墨,吸引了大批爱好者购买书画作品;依托各个文化节点,利用节假日和农闲间隙举办各类书画会展,展出作品数千件,其中近千幅作品在展评中被爱好者收藏。

  中书协会员段建华告诉记者,镇原县的书画交流带动了镇原书画从封闭走向市场,通过书画一条街、文化艺术交流周等平台,让书画市场“买全国、卖全国”的局面已基本形成,“中国书法之乡”的称号越来越被业内认可。目前,全县拥有国家级书协会员20多人、省级书协会员120人、市县级书协会员2000多人,成立有镇原书协、镇原老年书协、老年书画院等机构,书画爱好者达25万人以上,专业和业余书法创作者达4万多人,书画年收益过1000万元以上。

  2016年,北石窟寺文化生态旅游区镇原片区开建,书画一条街一期工程建设完工,以原峰山、三岔红军长征纪念馆等景点为基础的历史再现工程开始着力打造……镇原县文化产业快速推进的喜讯频传,在这背后,还有一组鼓舞人心的数据:2016年全县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达1.78亿元。

  镇原县抢抓“一带一路”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有利机遇,大力实施“精品研创、产业提升、人才培育、文物保护、文博会展、文化共享”工程,加快书画产业基地和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做大做强“中国书法之乡”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品牌,着力打造书画之乡、王符故里、丝路通衢、人文镇原文化品牌,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打文化牌、唱经济戏,为群众增收致富开辟新路子。

  参加了第三届庆阳剪纸创作大奖赛的李会叶告诉笔者,以前剪纸只是在农闲时剪一些。“现在,政府搭建的文化产业平台很多,这次比赛我获得了二等奖,靠剪纸2016年我就收入了近万元。”李会叶高兴地说。

  镇原县通过创新培育“文化+旅游+服务”等新型业态,着眼培育消费热点,积极推进信息、绿色、住房、旅游休闲、教育文体、健康养老“六大消费工程”,以“一驿一带一城、三池三山三寺”为中心,深度开发建设,建成北石窟4A级文化生态旅游区、“三池”、胡氏文化博览园、书画产业基地等景区,带动潜夫山、鸡头山、三岔红军长征纪念馆等主要景点开发建设,与延安、南梁、周祖陵、崆峒山等景区相串联,融入陕甘宁革命老区黄金旅游经济带,构建大旅游格局,促进旅游与脱贫攻坚、美丽乡村、特色农业、乡土文化深度融合,让镇原县成为乡村旅游最佳选择地。

  目前,北石窟寺文化生态旅游区建设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5.56亿元,书画产业基地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已全面完成,开展了系列文化艺术活动,新入驻优秀文化企业10家,入驻企业达到41家,累计接待游客65.7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收入2.91亿元。“在目前多数领域投资增速下滑时,文化投资增速却一枝独秀,这是未来县域经济增长的一个潜力点。”镇原县文化广播影视局负责人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