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县区动态>详细内容

【西峰区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系列报道(四)】从“吃饭难”到“食无忧”社区食堂吃出“幸福味”

  • |
  • |
来源:西峰区政府办公室 作者:毛娜娜 刘新艳 发布时间:2024-03-06 10:29:33
分享到:

三年前,西峰区第一家社区食堂探索投运,为在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内解决城区老年人的“吃饭难”问题,三年时间里,全区6个社区将老年助餐服务嵌入社区服务,覆盖老年人群6800余人。如今,“老年人专属”的社区食堂逐步转向“全龄友好”,除了为老年群体带去暖心便利的同时,也成了越来越多学生和中青年群体一日三餐的好去处,家门口的“社区食堂”已成为更好聚拢“熟人社区”活力与温度的新平台。

e3027cb2f8274712b85d3433f471c29f.jpg

中午12点,西峰区安定路街道专暑巷社区的幸福食堂迎来了一天当中就餐人数的最高峰。辖区居民、参加社区文娱活动的市民、放学的孩子们络绎不绝进入餐厅,食堂准备的八道菜、两道汤,外加两样小吃准时就位。结束社区合唱团排练的市民王女士和姐妹们听闻社区有食堂,决定尝一尝这里的饭菜。

市民王亚玲说:“今天是第一次吃,这些饭菜都比较可口,菜品比较多,荤素搭配,还有汤都挺好。”

53f23142a57b43f190d535e352d24798.jpg

专暑巷社区位于老城区,辖区老年人口、下岗职工及流动人口较多。一直以来,如何解决“一老一小”的吃饭问题都是社区工作的棘手问题。今年,在多方的协调帮助下,社区对原有场馆进行升级改造,改建幸福食堂,助餐服务正式上线。

西峰区安定路街道干事李涛说:“我们对社区原来的书画室进行搬迁,扩大了就餐面积。协调接通了天然气,对原有餐厅的水电进行分离,并且单独报户,解决了我们办餐厅过程中就餐面积不足、燃气安全隐患、用电线路老化等问题,聘请了第三方运营机构,进行市场化运营,并且在运营初期,我们邀请居民代表进行试吃,严格把控饭菜质量。”

专署巷社区食堂自2023年3月份运营以来,不仅吸引来了辖区“一老一小”的光顾,临近商场的年轻上班族们也成了这里的常客。开业一周,就餐人数就从零突破到了50人左右,时至今日,每天的用餐人数已达120人次以上。在专暑巷辖区某小区务工的苏明皋夫妇来西峰已好几年时间,社区食堂的开办为上了年纪的老两口带去了实打实的便利。

社区居民苏明皋说:“经常在这些巷道吃,有些东西也不实惠。咱们社区的饭特别实惠,卫生也好,也便宜。我们两个人早餐一顿有两块钱就可以吃饱了,我们吃的话来很方便,人家服务态度各方面都很好。”

fe614f0246df4f768bcb25e3cfe8f86d.jpg

这几日天气寒冷,家住公刘南路社区的陈玉莲老人让儿子给自己在社区食堂点了一份蛋炒饭,不到几分钟,社区“守护银发”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便将饭送到了老人家里。志愿者还将社区食堂的点餐号码存在老人手机上,方便老人自己点餐。

714e6bd8d3b743ffa4f963e00b3ef057.jpg

社区居民陈玉莲说:“我儿子给社区打个电话,就给我送上来了,要吃啥给送啥。”

西峰区学院路街道公刘南路社区党支部副书记强小娇说:“我们辖区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有200多人。针对高龄老人,独居老人和行动不便的老人,我们都会让网格员把我们社区的点餐电话存到老年人的手机上,方便他们在有点餐需求的时候,能够第一时间联系到我们,这样我们就会安排网格员还有志愿者上门为这些老人送餐。”

近年来,西峰区以居民实际需求为导向,筹措近300万元资金,根据各社区地理位置、居民构成、辖区资源等差异化特点,探索打造市场化、公益化和自主化经营模式的助餐服务点,逐步打造出了具有西峰特色的社区助餐服务品牌。

西峰区养老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周建妮说:“今年,西峰区民政局将按照‘服务半径一刻钟 服务对象全覆盖’的原则,继续完善社区老年助餐服务设施,在新建1家社区老年助餐服务点,引入2家社会餐饮企业设立老年分散助餐服务点,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助餐服务模式,为我区全面构建区、乡、村、组四级助餐服网络开好局、起好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