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无情人有情
——庆阳市应对洪涝灾害开展抢险救灾工作纪实
交通中断!电力中断!通信中断!
房屋倒塌!农田被淹!水厂损毁!
大雨如注,持续不断!翟家河乡部分群众被困!王咀子乡多户人家农房进水!甜永高速庆城境内部分路段受暴雨影响临时封闭!一些乡村道路中断、河堤损毁、桥梁被淹……
这是一场罕见的雨情、汛情和灾情。庆城县翟家河乡短时间内累计降雨量达373.1毫米,成为全市暴雨的中心。马莲河庆城站最高洪峰5100立方米/秒。7月16日21时的统计数据显示,此次灾害造成全市8个县(区)94个乡镇524个村(社区)1500个组15567户67951人不同程度受灾,直接经济损失7.05亿元。
灾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果断采取措施,抓细抓实强降雨防御和防汛救灾各项工作。市委书记黄泽元在专题听取和调度市应急指挥中心及相关县(区)防汛救灾工作情况后,立即前往庆城县检查指导防汛救灾工作。市委副书记、市长周继军在市应急指挥中心现场调度受灾县(区)后,前往华池等县现场督导防汛救灾工作。
全市各级各部门闻“汛”而动,克服交通中断、通信不畅等困难,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抗洪抢险第一线,紧急疏散群众,奋力抢救群众财产,组织开展生产自救,抢修基础设施,全力开展抗洪救灾,尽最大努力把暴雨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截至16日21时,全市紧急避险转移1134户3802人,最终实现零伤亡。
科学指挥,凝聚起防汛救灾强大合力
7月14日11时24分,市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随后又升级为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15日凌晨,暴雨来了,比预想中的要大。翟家河乡处于最核心区域。前面几天的连续降雨,已经让土壤水分饱和,再次遭遇强降雨,全乡境内支流水量剧增,主河道水位上涨6米、河面宽度达40米,多处道路损毁,农作物大面积受灾,电力和通信中断,6个村42个村民小组、1725户7258人不同程度受灾。
翟家河乡梨树渠村村民黄永庆一家暂时借住在邻居家,自家的4孔窑洞和3间平房基本损毁,庄子内外堆满了淤泥和砖块,停放在院子里的三轮车被倒塌的院墙砸坏。“15日凌晨3点钟左右,我听到窗外雨下得特别大,心里很慌,一直在窗边坐到5点多,发现雨越来越大,窑顶还出现了漏水的情况,就赶紧叫家里人起来,这时候南崖子那边的窑就开始塌了。”黄永庆说。
灾情就是命令,抢险就是责任。
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也是一场必须跑赢的比赛。
15日6时,我市立即启动市级防汛Ⅱ级应急响应,各级党委、政府迅速组织救援力量,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在翟家河乡政府设立现场救援指挥部,组建了综合协调、技术保障、监测预警等9个专项工作组,并抽调公安、消防、森防、应急及部分县乡村干部共计390余人,分为42个救援小组,迅速进村开展摸排、救援等工作。
黄泽元第一时间赶赴庆城县检查指导防汛救灾工作,徒步察看河流水势及沿线道路、房屋、农田受损情况,听取防汛救灾情况汇报,看望慰问一线抢险救灾人员。他强调,要排查整治河流、堤坝、桥梁等安全隐患点和薄弱点,严防次生灾害发生;快速抢修道路、通信、电力等受损基础设施,尽快恢复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妥善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切实安排好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积极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指导群众做好农田排涝和保苗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周继军在翟家河乡主持召开紧急现场调度会议,对防汛救灾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他强调,要组织人员力量进村入户,特别是要把通信中断的村组作为重中之重,察看具体受灾情况,组织群众转移避险,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及时抢修恢复供电和通信设施,扎实做好救援物资和生活物资调拨,最大程度降低对群众生活影响;加强河道洪水和山洪灾害的监测预警,严防次生灾害发生,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我们调集6辆车60人,赶赴庆城县翟家河乡。到达后看到沿路洪水比较大,道路两侧房屋倒塌的也比较多。当时有好几个自然村道路和通信中断,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和特警组成搜救小组,深入到失联村组挨家挨户进行搜救。搜救一直持续到17日下午,在确定没有人员伤亡后,我们第一期的搜救任务基本结束了,随后的主要任务是清理街道淤泥。”庆阳消防救援支队政委赵小龙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其他县(区)的抢险救灾工作也在同步展开。
华池县消防、交警、城管等部门紧急出动,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迅速启动恶劣天气应急保畅预案,采取动态巡查方式,加大路面巡逻频次和密度,加强对易发生滑坡、陡坡、急弯、易积水等危险路段的隐患排查和巡逻管控,并对发现的塌方、积水等可能造成交通受阻的路段,及时排查险情、指挥疏导、救危助困,保障道路安全、顺畅。县城管局积极开展城区防汛排涝工作,35名党员干部带领群众成立3支防汛抢险先锋队,180余名防汛抢险队员迅速集结、全员到岗,配备水车4辆、铲车2辆、大功率抽水泵3台,第一时间奔赴城区防汛排涝第一线,疏通排水口、清理淤泥。
环县委、县政府及时发出通知,要求各乡镇和相关部门迅速开展居住窑洞农户和临山、临水、临路、临崖、临沟、临桥、临坡农户安全隐患大排查工作,落实应急避险责任人和应急避难场所,并建立台账,一旦发生险情,立即组织群众避险转移,做到“应转必转、应转早转”,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县公路段及时组织近百名工人,动用10多辆机械车辆,全面清理淤泥,疏通淤塞渠道,及时排出积水。对部分路基下沉路段,在引导车辆分流的同时,及时开展鉴定维修,确保车辆安全通行。
迅速应对,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雨下了一夜,白天还在继续。
庆城县土桥乡佛殿湾村多处发生山洪,山坡上的草皮被洪水揭掉,洪水冲向农户庄院、淤泥漫积在路上……这座山村成了“孤村”,180户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
土桥乡、佛殿湾村9名乡、村干部和3名驻村工作队队员迅速组成志愿服务队,哪里情况紧急便赶赴哪里,与群众一起开展抢险救灾。
68岁的种粮大户李刘喜两年前修缮了自家的5孔窑洞,朝南的那孔窑洞里储存了菜籽1000多斤、胡麻800斤、小麦8000多斤、荞麦800斤。不幸的是,大股洪水顺着这孔窑的窑面冲淌下来,窑洞倒塌了大半截,粮食被埋在了泥土里,最后被大水冲走。
祸不单行。持续强降雨让李刘喜家的损失还在不断扩大,另一股洪水又从朝北的崖面上涌下来,涌进了剩余的窑洞和院子两侧的砖瓦房里。村委会主任郑久霄闻讯赶来,与李刘喜合力推开院子大门,大水向外流去。看水势太大,改水路来不及了,郑久霄劝李刘喜和家人赶快住进砖混结构的房屋内避雨,保护好自身安全。
李刘喜家的灾情牵动着乡村干部的心。驻村第一书记郝小锋第一时间踩踏着几十厘米深的淤泥,深一脚浅一脚跋涉1.5公里,从村部来到了李刘喜家中,给他家送去了方便面和矿泉水;村党支部书记刘宝龙带领村干部,穿起高筒雨鞋,一锨锨清理李刘喜家院子里的淤泥,并对李刘喜说,随后一定组织人员将他家陷进打麦场的那台播种机挖出来。
持续的强降雨同样打破了华池县王咀子乡刘家庙村的宁静。河道水位上涨,农田被淹、房屋受损、路面塌陷……
7月15日凌晨4点,刘家庙村郭庄组组长给村部打来电话,说该组群众张晓会家受灾严重,3间平房全部进水,屋里的淤泥有20多厘米深。正在值班的村委会副主任杨富山将情况上报乡政府后,赶紧带人前往张晓会家。黑夜里,他们打着手电筒,蹚着淹到小腿肚的积水,赶到张晓会家时发现,地面的淤泥把他家的大门堵住打不开,院子里的水完全排不出去,水位越来越高。情况紧急,杨富山果断地说:“从墙上凿个洞,先把水排出来。”他们五六个人冒着大雨齐上阵,花了1个多小时才凿开洞,把院子里、屋里的水排完。担心被水泡过的房子住着危险,杨富山又安排张晓会一家安全转移。
安顿好一切后,已是清晨7点多了。杨富山来不及休息,又领着人往其余3户受灾严重的人家走去。逐户排查后,杨富山看到他们的房屋进水严重,不宜居住,便联系刘家庙小学,腾出几间教室,临时安置3户人家。杨富山和同事们帮群众把铺盖背到学校,又为他们准备了必备生活用品,安顿好后才离开。此时,已经是下午2点钟了。杨富山才意识到,昨夜已湿透的衣服一直未换,雨靴里都能倒出水了,饭也没来得及吃。
但是杨富山顾不上考虑这些,还有更重要的任务等着他。持续的暴雨造成通往王咀子乡的主干线道路损毁严重,救援“生命线”被阻断。杨富山和村民们一起,积极配合县交通局抢修道路。雨下个不停,杨富山手里的铁锨也挥个不停,2个小时后,悦乐到王咀子水毁公路段恢复通车。
一天一夜,杨富山奔走在抢险救灾最前沿,直到下午6点,才吃上第一顿饭,才有空换下湿透的衣服、鞋袜。然而,他的工作并未结束,在供电公司抢修刘家庙电力设施时,他又把附近的十几名群众组织起来,找来4辆三轮车,共同在附近拉土夯填地基。夜晚11点,电路通了,杨富山才露出了笑容。
暴雨无情人有情。全市各级各部门按照市防汛指挥部的部署,组织党员干部迅速投入到抢险救灾工作中。
市水务局抽调4名县级干部带队,选拔20名专家技术人员,组成4个督导组,赶赴华池、庆城、环县、合水、宁县等地,现场开展督查指导,会同县乡工作人员巡查除险,处置突发险情,严防发生次生灾害。
市交通运输局干部职工分3组,调用抢险装载机17台、挖掘机2台、通勤车辆6辆,深入受灾严重的华池、庆城、环县开展救灾。截至7月16日14时,全市交通运输系统投入人员2620人次、机械851台(班)、资金1017万元,受灾严重的庆城县翟家河乡6条通村道路已全部抢通。
国网庆阳供电公司立即组织人员抢修35千伏庆城变电站10千伏112庆田线主线路,10个小时后,线路恢复供电。截至17日8时,经现场抢修,全市已恢复13条线路,596个台区、18497户用户供电。目前,抢修工作仍在继续。
市工信局第一时间协调三大基础电信企业出动通信保障车辆40辆、通信应急抢险车辆37辆、发电机95台、抢险人员197人、协调调动卫星通信车2辆,全面保障现场通信和恢复工作。经过连续作战,截至7月18日13时,受灾地区的网络通信全面恢复。
众志成城,风雨同舟重建家园
洪水退去,必须尽快恢复受灾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
市委、市政府统筹部署,积极争取救灾物资和资金,持续、有力、有序推进各项救灾工作,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坚守一线,带领人民群众奋力开展生产生活自救。
全市各相关部门和受灾县(区)积极组织抢险人员、党员干部冲锋在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一线,调集救援物资,设置临时安置点,妥善转移安置受灾群众。至目前,全市紧急避险转移1134户3802人,紧急调用市级救灾帐篷300顶、雨鞋100双,调运柴油40吨、方便面2200件、饮用水2320件等物资,已全部送往灾区。抽调公安、消防、森防、应急及部分乡村干部等820余人,分为42个救援小组,深入受灾最严重的庆城县翟家河乡6个村42个组,共摸排632户、2226人,将涉险群众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6条通村道路已全部抢通,乡政府实现临时供电和电信4G通信。
“这次暴雨灾害造成我们梨树渠村62户群众庄基塌陷,其中30户群众房屋严重受损,无法居住。”翟家河乡梨树渠村驻村第一书记张千军告诉记者,村上联合帮扶单位庆城县委政法委,利用梨树渠小学和村部设置了临时安置点,搭建救灾帐篷30顶,床位60个,同时为群众发放了生活必需品,目前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
庆城县委组织部第一时间要求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把做好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重大任务,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引领作用,冲锋在最前面、战斗在第一线,到灾情最严重的地方去,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全力以赴帮助受灾乡村开展抗灾自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等工作,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坚决打赢抗灾救灾硬仗。为帮助受灾乡村党组织解决好受灾党员群众生产生活困难、修复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县委组织部紧急下拨10万元县管党费,支持受灾乡村和群众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
庆城县信用联社目前已组织2亿元专项信贷资金,面向本次受灾农户、农业企业、集体组织,创新推出“自强重建贷”“复商贷”“基础设施重建贷”等贷款产品,降低贷款利率,推出减费让利优惠政策,减轻受灾农民和企业的负担,开通“绿色通道”,帮助受灾群体恢复生活、生产,开展灾后重建。
镇原县各部门紧锣密鼓,加快灾后恢复重建,齐心协力战胜灾情,帮助群众树立对未来生活信心,争取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我们挨家挨户统计受灾群众基本情况,并把每家的受损情况上报,为受灾农民争取补贴,帮助他们渡过这次难关。”太平镇镇长吴东虎说。
合水县固城镇迅速行动,成立了应急抢险队伍5支237人,发动全镇党员干部全部下沉一线,摸排辖区内的安全隐患25处,目前,已整改到位23处,搬离人员2户3人。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庆阳的汛情牵动人心,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受灾群众共渡难关。7月17日,庆阳市和庆城县招商引资企业、第28届兰洽会签约企业——浙江科元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向庆城县捐赠了价值10万元的生活物资,助力做好抢险救灾、重建家园工作。
7月18日,甘肃省红十字会提供的价值20.2万元的救灾物资抵达庆阳,50顶帐篷、200个折叠床、400床棉被、200个赈济家庭箱等救灾物资已陆续送到各救灾点,用于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风雨同舟渡难关,干群一心建家园。灾情发生以来,市、县(区)广大党员干部24小时坚守防汛一线,统筹调度、现场指挥;救援队伍迎险而上、全力挺进;乡村干部不顾自身安危,不顾自家损失,紧急转移群众,奋力抢救财物;群众不等不靠,积极行动,守望互助;志愿者、爱心人士等社会各界纷纷助力,捐款捐物……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受灾地区主干道、通信、电力已陆续恢复畅通,当前正在积极有序开展灾后重建工作。
信心不倒,万事可期。刚刚与洪水搏斗过的庆阳人民持续努力着、奋斗着,用自己的双手,抵御暴雨带来的灾难,向着明天美好的生活迈进。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