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以赴守护群众生命安全 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 庆阳市有力有序开展防汛救灾工作
截至7月16日21时 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0508.39万元 未造成人员伤亡
7月15日凌晨开始,我市出现强降水天气,累积最大降雨量373.1毫米,致使多地遭受洪涝灾害,部分地方乡村道路、桥涵损毁,通信、电力中断。灾害发生后,全市上下迅速进入临战状态,快速安排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紧盯重点部位,集中资源力量,采取有力措施,全力开展防汛救灾工作。
雨情就是号角。市委书记黄泽元第一时间专题听取市应急指挥中心防汛救灾工作情况汇报,调度相关县(区)主要负责同志,听取现场灾情报告,并作出指示,强调要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全力以赴保群众生命安全、保交通道路畅通、保电力通信设施,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市委副书记、市长周继军在市应急指挥中心调度受灾县(区),安排部署救灾工作。随后,黄泽元、周继军分赴受灾乡镇,现场调研指导抢险救灾工作,坚决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经初步统计,截至7月16日21时,此次灾害造成全市8个县(区)94个乡镇524个村(社区)1500个组15567户67951人不同程度受灾,直接经济损失70508.39万元。
今年进入汛期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防汛工作,要求气象等部门持续跟踪,即时研判,提前预警。市防汛抗旱指挥部针对14日、15日的暴雨预报信息多次调度,指挥市直各相关部门、各县(区)、乡(镇)、村(社区)坚决扛起防汛责任,值守岗位,未雨绸缪,严防死守,主动作为,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整治,抓牢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强化防汛宣传动员,注意提前转移群众,紧盯防洪排涝、库坝防汛抗洪、地质灾害治理等重点时段、关键部位,落实落细防汛抢险各项措施。虽然暴雨带来重大灾情,经济损失惨重,但未造成人员伤亡。
灾情就是命令。灾害发生后,我市第一时间启动市级防汛Ⅱ级应急响应,成立了抢险救援指挥部,集结应急、公安、水务、交通、工信、发改委、民政、电力及森防、消防等部门,组建了综合协调、技术保障、监测预警、抢险救援、交通运输、物资保障、供电通信保障等9个专项工作组,组织开展抢险救援、避险转移、灾情核查等工作。
全市各级各部门闻“汛”而动,主动作为,通力协作,气象部门及时监测天气变化,实时报送雨情水情信息,发布预警信息;水务、水保部门动态监测水文变化,发布预警61站(次),发送预警短信12万余条;交通系统投入2620人次、机械851台(班)、抢通受损道路19条;电力系统投入抢修队伍22支174人、抢修车辆34台、应急电源车辆2台,恢复10千伏线路13条、593个台区,恢复供电18467户;工信部门组织出动抢险人员302人、通信应急保障车辆110辆、卫星通信车2辆、发电机115台,现已恢复通信基站461个;住建系统出动抢险人员1456人,调用各类机械车辆89台、抽(排)水泵37台;公安系统投入警力2500余名,开展交通疏导、治安维稳等工作。
全市各相关部门和受灾县(区)积极组织抢险人员,广大党员干部冲锋防汛抢险一线,调集救援物资,设置临时安置点,妥善转移安置受灾群众。至目前,全市紧急避险转移1134户3802人,紧急调用市级救灾帐篷300顶、雨鞋100双,调运柴油40吨、方便面2200件、饮用水2320件等物资,已全部送往灾区。抽调公安、消防、森防、应急及部分乡村干部等820余人,分为42个救援小组,深入受灾最严重的庆城县翟家河乡6个村42个组,共摸排632户、2226人,将涉险群众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6条通村道路已全部抢通,乡政府实现临时供电和电信4G通信。
目前,本轮强降雨趋于结束,市委市政府立足当前,积极争取救灾物资和资金,持续、有力、有序推进各项救灾工作,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坚守一线,与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奋力开展生产生活自救,全力做好灾后重建工作。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