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部门动态>详细内容

打好就业服务“组合拳” 筑牢民生保障“压舱石”

  • |
  • |
来源:庆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发布时间:2025-02-11 17:45:08
分享到: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为切实保障春节前后劳动者高质量充分就业,庆阳市、县(区)人社部门坚持发展“归雁经济”与劳务输转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搭建对接平台、创新服务模式、强化政策支撑等务实举措,打造全链条就业服务体系,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乡情引归雁 共绘发展图

2月8日,宁县人社局牵头组织了在外务工人士座谈会。县委书记段登云、各部门负责人与多位在外务工代表齐聚一堂,共话家乡发展,畅叙桑梓情谊。“家乡的就业政策、基础设施、投资环境日新月异,这让我们这些在外的游子看到了家乡的无限潜力和美好未来,也坚定了我们返乡创业、建设家乡的决心……”天津市扶庆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苏小平感慨地说。

  

a1e6674aeceb4c3fbb97a4aad4cf060e.png

座谈会在轻松融洽的氛围中进行,来自天津、河北、江苏、广东等地的务工代表踊跃发言,分享了在外工作经历和创业故事,围绕家乡产业升级、人才引进、乡村振兴等话题建言献策,为未来发展提供了诸多新思路。“每次回乡,都能感受到家乡的变化,道路更加平坦,交通更加便捷,环境更加宜居,基础设施日益完善……通过这次座谈,我深入了解了咱们市、县出台的一系列返乡创业扶持政策,从就业支持、厂房补贴到创业奖励、场地提供、技能培训等都极具吸引力,这让我对回乡发展充满信心!”西藏炳燊广告装饰有限公司负责人张金龙兴奋地说道。

筑巢引凤来 发展添动能

企业是地方发展的主力军,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服务大局、服务自己。在科技企业代表人士新春座谈会上,宁县工业企业家代表和科技、教育、医疗、农业等方面的专家型人才代表,对人才再教育、医疗及产业培育、强科技强工业、广泛汇聚意见、凝聚共识,表示将在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引进人才等方面献计献策,贡献智慧和力量。

3dbe403189b64d07ba5ba4c7126b8be3.png

甘肃泛联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韩荐尧表示:“我们将扎根宁县,响应号召,加大投资,加速技术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主动担当社会责任,在就业、税收等方面多做贡献,发挥自身优势,宣传宁县,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加盟,共绘宁县发展新画卷。”

据了解,泛联电子是宁县2023年招商引资项目,该公司2023年12月入驻园区,2024年4月正式运营,专注生产可在-40℃—70℃环境下稳定使用的高性能网络线、跳线等产品。截至目前,出货及未出货的订单合计约1000万,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吸纳当地更多劳动者就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服务全方位 就业零距离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稳定之基。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关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重要讲话精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精神和省、市关于促进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大力推进就业促进行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庆阳市开展了2025年“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专项行动。

1c6704fefab5452aae542c09901d1aa8.png

  

2月7日,宁县和谐广场人头攒动,来自全县的求职者和58家用工单位面对面、零距离互动交流。现场还设置直播带岗区、政策宣传区、劳务品牌推介区等,提供劳动维权、法律咨询、职业指导等一站式服务,招聘会现场达成就业意向300余人,线上“直播带岗”活动观看人数达1.3万人。

7dd408a7152b41f2bff62448f3c4ec2a.png

“这次我成功跟甘肃花宝湾有限公司达成了就业协议,应聘了销售岗位,这份工作让我可以在家带小孩,也可以有一份自己的收入,很感谢政府给我提供这么好的就业机会。”求职者周媛媛说。

春节期间,宁县抢抓务工人员返乡时机,陆续开展了务工人员返乡返岗动态监测、微型招聘、有组织劳务输转等系列活动,活动聚焦就业困难人员、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残疾登记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提供送温暖、送岗位、送信息、送服务、送政策等系列服务。据统计,活动累计发放政策礼包2万余份、开展招聘会17场次,提供就业岗位6780余个;发布用工信息1800余条,提供用工岗位1.2万个,举办“直播带岗”活动4场次,提供就业岗位2.1万个。此外,宁县人社局组织多家人力资源公司,开展免费集中输转及慰问活动。陕西金创人力资源公司、宁县梦圆人力资源公司、甘肃广纳人力资源公司等中介机构集中组织就业人员,参观西安大型企业,有意向人员200余人,现场签约100余人。同时,共组织专车15辆,专列6列,免费输转1670人外出务工。

6f3d2bca8dd44fcf8759a3a3e134afed.png

下一步,庆阳市、县(区)人社部门将继续创新服务方式,加大工作力度访企拓岗,积极搭建对接平台,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更加优质、更加高效的服务,助力全市城乡富余劳动力特别是脱贫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增收致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