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庆阳:以“三个坚持、三个突破”打响打赢“交通突破大会战”
一、坚持党政主导,突破“依靠交通办交通”的思维定式
庆阳交通运输实现快速发展,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到实现科学协调快速发展,就必须牢牢抓住交通运输这个突破口,充分发挥其牵引辐射带动作用。一是注重科学谋划项目。市委、市政府把庆阳老区交通规划融入全国交通发展大局,着力加强与全国交通运输规划、国家区域发展规划、周边省市交通网络的有效对接,编制了《庆阳市“十三五”交通建设总体规划》,确立了立足陕甘宁、融入大网络、构建立体大交通框架的发展定位,确保列入“十三五”规划的45个1822.28亿元的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在全面深入实施“6873”交通突破大会战的基础上,超常规、高水平谋划了一批交通运输大项目、好项目。千方百计自筹资金53.7亿元,开工建设南梁至太白地方高速公路,在完善区域交通格局的同时,将我市以南梁为中心的红色景区融入了延安红色旅游圈。结合正在建设的银西高铁项目,启动了银西高铁庆阳站、长途客运站和城区公交站“三站合一”交通枢纽工程规划编制工作,着力构建“无缝衔接、零距离换乘”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二是注重积极争取项目。省交通运输厅领导多次专题听取我市的工作汇报,对每一阶段的工作都提出了站位高远、中肯正确的指导意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带头抓工作促进,多次联系和拜访重要单位、部门和企业,对接国家、省上的优惠扶持政策,谈判和落实项目工作,协调和解决重要问题。市交通运输局、公路建设指挥部和交通投资建设集团公司全体出动,赴省进京、盯守办理项目前期审批手续,有效促进了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三是注重落地实施项目。成立了市“6873”交通突破大会战协调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庆阳市“6873”重点交通项目建设管理工作实施方案》,采取“一个项目、一班人马、一套方案”的方式,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市“6873”公路指挥部采取“周巡视、月评比、季调度”的办法,协调组织有关部门深入施工一线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加快推进交通项目工作。各县(区)党委、政府分别成立了公路建设指挥协调工作机构,落实了协调、监管、质量、进度“四包”责任制,促进了交通项目工作健康、快速、创新、有序发展。
二、坚持创新发展,突破“依靠行业干项目”的传统机制
实施项目,最关键的就是资金、技术和管理。近年来,我市交通项目的重心是以通畅工程为主的农村公路建设,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也积累了一些经验。而由我市作为法人建设高速公路,这在历史上尚属首次,资金没有来源、技术人员匮乏、管理经验不足是我们最大的短板。工作中,我们坚持问题导向,抱着建设一条高速公路、总结一条成功经验、培养一批业务干部的态度,提倡“专业的事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项目有专业的团队来干”,探索建立项目审批、融资、建设、管理模式,有效加快项目建设进程。一是多方学习考察,探索发展路子。市委、市政府敏锐捕捉国家鼓励推广PPP项目模式政策机遇,组织专业考察团队,先后赴北京、河南、江苏、四川、海南以及省内一些市区、中央建设企业、银行投资财团等16家企业单位进行专题学习考察,先后同中交建、中建七局、葛洲坝集团、中铁六局、中铁二十一局、太平洋集团、省公航旅集团、甘肃华晨基业高速公路开发有限公司等19家企业单位进行了洽谈磋商,结合我市实际,率先在打庆、庆平、南太三条高速公路项目中采用PPP建设模式和管理机制,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也为下一步在更大区域推广做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经验。二是严守法律底线,精细化管理项目。项目来之不易,稍有不慎便会功亏一篑。我们采取“超常规不超程序、加大工作力度不超越法律底线”的措施,探索引入代建、咨询服务等新型管理模式,为项目实施提供智库支撑。整合专业机构的技术力量,强化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施工进度等各个环节的管控,有效提高了项目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我们对项目建设中的每一项决策,都邀请市法制办、检察院等部门参与审查,这样既可保证了项目管理的合法性,又能有效预防工程建设领域腐败问题的发生。三是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凝聚思想共识。通过“陇东大讲堂”活动,举办了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专题讲座和PPP实操培训班,邀请财政部投资评审中心、清华大学PPP研究中心和华杰工程咨询公司首席专家教授,为我市650名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讲解了当前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总体方向、目标要求以及国际国内PPP交通项目实施具体流程、成功经验,为全面推动我市PPP交通项目顺利实施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三、坚持多元化投入,突破“依靠财政列资金”的发展困境
庆阳是革命老区,地方财政保障能力十分脆弱,要实施好项目,先决条件就是解决资金问题。一是强化财政保障主渠道。争取国家车购税资金、省级财政补助资金、投资补助资金15亿元;市县两级财力整合资金和社会融资8.59亿元。二是搭建项目融资大平台。支持市交通投资集团公司有效发挥交通建设和投融资平台作用,项目融资总规模超过300亿元。三是建立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新模式。认真总结推广项目代建制、设计施工总承包(EPC)等建设模式,完成南太、打庆、庆平高速公路PPP实施方案、财政承受能力评价、物有所值评价报告编制工作。四是狠抓国家示范项目申报工作。吃透政策积极争取,使南太高速公路(总投资53.49亿元)、打庆一级公路(150亿元)成功入选国家第三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名单,项目总投资占到全省50%以上,获得了中央财政专项补助资金1600万元。五是有效消化车购税存量资金。按照国家车购税存量资金“零结余”工作要求,将2016年以前结余的车购税存量资金全部转成交通项目有效投资。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