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快车接轨幸福之门——采油二厂惠民工程建设综述
惠民生方能顺民心,顺民心方能聚民力,从根本和长远来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绝不亚于原油生产。只有解决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为推动企业不断发展注入持久动力。今年以来,长庆油田采油二厂在关注原油产量的同时,越来越多地把精力和目光聚焦在民生改善上,将“发展依靠员工,发展为了员工,发展成果惠及员工”作为进一步改善员工生产生活条件、提升惠民措施质量的行动指南,切实将归属感与幸福感凝结成的种子深深植根在一线的沃土中,在振兴发展的行程收获幸福,温暖前行。
2016年的采油二厂,充满着期盼,沐浴着温暖,收获着幸福。经过两年零三个月的不懈努力,12月5日,西峰采油一区400余名干部员工喜迁新居,搬进了迄今为止建筑面积最大、投入资金最多、设计最为完善、功能最为全面的作业区基地。随着西三转、西四转、西五转、西90等井区基地的陆续投入使用,采油二厂所有井区彻底告别了住彩板房的历史。
作为长庆油田最老的采油厂之一,发展之初“先生产后生活”的思想观念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采二人扎根陇塬、无私奉献,形成了“攻坚啃硬,拼搏进取”的长庆精神,也助推该厂取得一个又一个丰硕成果。然而,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建设初期生产生活设施配套不完善的后遗症日益凸显。彩板房、高架床、旱厕……这些本该淹没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设备设施仍然是石油人的主打设施。尤其被员工戏称为“火柴盒”的彩板房生活点就有46处,10年以上的生活点就有13处,入住人数达1136人。与社会发展不匹配的生产、生活环境不仅影响了员工生产的积极性,也成为压在长庆石油人心口的一块大石头。
领导的暖心关怀、政策的倾斜支持、员工的热切期盼等一系列有利因素让振兴发展势在必行、迫在眉睫。“民生欠账补不齐,我们就谈不上发展,更谈不上振兴。我们既要用民生改善凝聚发展的士气,也要用民生改善书写发展的成绩。”在2016年惠民工程推进大会上,厂长、党委副书记高占武一语道出振兴发展的真谛“以民生聚民力,以民力促发展”。
2016年以来,采油二厂在加快生产建设的同时,把更多的“精力”和“目光”放在关注员工需求上,坚持以“标准化、精细化、人本化、常态化”为抓手,全面推进惠民工程,着力提升员工的满意度及归属感,下真功夫把惠民工程建成员工满意高兴、公司肯定认可,提升采油二厂形象、激发员工工作热情的优质工程、良心工程和振兴工程。
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为切实改善民生,把惠民工程落地为一项项员工满意的实惠工作,采油二厂主要领导慎思笃行,着眼于员工最困难、最操心、最忧虑的实际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实地调研,真实掌握全厂的民生现状,编制了《采油二厂2015-2017年民生工程建设规划》白皮书,确立了利用三年时间最大限度解决一线生产生活基地建设标准低、配套水平差、设备设施老、破陋损坏多等问题的工作目标,成为全厂民生工程建设、推进、落实的主要蓝本。
按照“系统推进、重点突破、ABC分级分类实施”的原则,采油二厂将惠民工程与作业区基地定位、业务结构优化、组织机构调整、家园文化建设、“三基”建设、党建阵地建设等工作同部署、同规划。并就如何用好每项政策、管好每分钱进行反复研究、科学编制惠民工程建设三年规划,力争解决好、发展好、落实好员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具体问题。同时,广泛征求员工意见建议,按照解决员工“住宿条件差、饮水难、洗澡难、入厕难、上网难”等问题为主要目标,进行规划设计、争取投资立项。
2016年以来,在长庆油田公司的大力支持下,采油二厂解放思想,把握机遇,全年计划立项73个,截止年底完成并投运62个,完成总体工作量的85%。其中新建一线生活点20个,已投运16个,完成率80%;改扩建一线生活点53个(其中旱厕改造43个),已投运46个,完成率86.8%;安装配备净化水设备14台;配套绿化民生改造工程项目13处。为满足一线员工精神文化需求,新建员工室内活动场馆4座,已投运3座。筹资40余万元为城壕、西峰采油一区两个室内活动馆配套了按摩椅、跑步机、台球室等13类活动器材;支持完成了里167井区、华四注井区两个井区图书室建设,配套图书1600余套(本);为岭南西十转井区、樊家川岭六转等45个新建、改建员工之家调拨增配文化器材395件;针对两级机关工作人员久坐不动、活动锻炼少的实际,给两级机关的65个部门(组室)配备小型文娱器材968件。全年共完成更新配套一线生活保障点65个,3029名员工成为最直接的受益者。
8月30日,城壕作业区喜迁新居,70余名干部员工喜气洋洋地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家”;12月3日,南梁作业区午235井区基地投运,20余名员工走出“蜗居”进“新居”;12月5日,西峰采油一区基地成功投运,员工不仅告别彩板房时代,而且双方在同一单位的员工还住上了“鸳鸯房”。同时,南梁油田5个改扩建井区基地、樊家川油田7个新建井区先后建成投运,有效解决了员工“住宿难、饮水难、洗澡难、如厕难、上网难”的问题。
如今,再回首采油二厂百里油区星罗棋布的生活保障点:“彩板房”变身“标准间”,“高架床”升级“席梦思”,“如厕难、洗澡难、上网难”转为“水冲厕、随时洗、网络全覆盖”……恵及民生,曾经的“陋旧破”到如今的“美新舒”,桩桩件件如一股裹着暖流的春风,既细致入微地穿掠过一线员工柴米油盐的生活,又与全厂干部员工民生福祉如影相随——从住宿环境到配套保障,从功能建设到休闲娱乐,“陋室”变“明堂”,一件件,一桩桩,汇聚民心,关乎大局。
“住标准间、睡席梦思、24小时热水、网络全覆盖,现在的生活是一天比一天好了!”11月23日,西峰采油二区西八转井区员工欢天喜地乔迁新居,集体告别“蜗居”时代,住上了宽敞明亮、设施齐全的30人生活保障点。西八转站站长席军明深有感触地说:“以前,十天半个月洗不了一次澡,四个甚至六个人挤一间彩板房,甚至连宽敞一点的餐厅都没有。现在这些都不是事,新基地空间大了、环境好了、配置高了,城里有的我们一件都不差。心情舒畅了,工作起来更有心劲了。”
民生是队伍士气的“晴雨表”,关系着人心向背。在振兴发展的新阶段,采油二厂将以新的视角、新的姿态、新的作为,真正把民生工程建设成为全厂员工内心最美的风景,让全厂5800余名员工在夺油上产的征程中砥砺奋进、温暖前行!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