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统计局靠前服务全力落实入库纳统主体责任
入库纳统是统计工作的基础,在库规上企业直报数据支撑了全市经济总量的70%左右,推动企业或大个体升规入统,能够客观真实反映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市统计局立足“企转规”和“个转企”入库主责主业,靠前服务,常态推进,细化实化五方面工作措施,全力落实入库纳统工作任务。
一、全面摸底,建立企业培育库
年初,与市工信、商务、住建等行业部门联动,与各县区统计局充分对接,梳理形成培育底册,确定“种子”企业库,精准锁定培育对象,为各行业主管部门培育扶持企业圈定了“靶心”,进一步推进信息共享机制。一季度梳理拟入库企业共153户(西峰47户、庆城16户、环县15户、华池17户、合水13户、正宁12户、宁县17户、镇原16户),大个体23户(西峰5户、庆城3户、环县3户、华池4户、合水户、正宁0户、宁县4户、镇原3户)。同时,指导各行业主管部门加强与市场监管、税务部门对接,以数据为链条,对培育库实行动态管理,按月、按季补充完善和更新。
二、强化措施,压实行业部门责任
进一步压实了工信、商务、能源、住建、农业农村等行业主管部门及县区政府“企转规”入库任务和责任,确保2024年规上企业有增量,适时指导各行业主管部门对照“种子”培育库,盯重点,强措施。指导发改部门牵头,联合27个服务业主管部门,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建立培育清单,积极培育扶持,实现规上服务业企业有增量;商务部门重点培育民俗文化产品、连锁门店、特色餐饮等企业;住建部门重点推进建筑企业提升资质,增强竞争能力,并积极引导外地建筑企业在本地注册纳统;工信部门与市属工业园区联动起来,对其行业领域和属地企业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强化调度,跟踪监测;西峰区政府重点梳理属地不愿、不配合入库大个体,为部门联合督导推进大个体自主申报提供“蓄水池”。
三、紧盯重点,共同培育监测
我市“二三一”经济结构明显,规上工业企业联网直报数据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核算60%左右,累计入库数量相对较少(2021年18户,2022年10户,2023年21户),现在库规上工业企业139户,全省排名第9位(兰州520户、酒泉390户、张掖255户、白银254户、武威238户、定西232户、天水201户、金昌141户),规上工业企业支撑较弱。联动工信、市属三个工业园区共同培育和监测拟入库工业企业,互商情况,把措施谋深、谋细,尽可能“一企一策”扶持。同时,对即将投产的重点地方工业(庆阳市宏大化工科技公司、华池县绿油气有限公司、甘肃亿德顺石墨科技有限公司等)加强调度和指导。
四、靠前服务,推进自主申报
针对达规不愿、不配合入库企业(大个体),靠前指挥,急早谋划,联动市、县(区)税务和商务部门实地动员、慑服,成功推进不愿、不配合入库的两个营业收入较大的工业企业和7户大个体成功入库纳统。这项工作将持续推进,目前再次梳理到庆阳市华宇名城下庄羊肉馆、西峰区兰湘子通达豪苑餐饮店等不愿入库的商贸大个体6户,以统计、税务、商务部门工作合力推进入户督导、慑服,全力督促达规大个体自主申报入库。同时,与商务部门、县区政府,拉网式排查,按月梳理已达入库标准的大个体,提前督促指导,完成自主申报。
五、加强调度,确保达标项目尽入
坚持把抓项目作为稳投资的重中之重,紧盯3月份5个计划总投资为174.36亿元的拟入库重大项目(投资160亿元的长庆油田油气产能建设项目、投资8.33亿元的正宁县百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研究及示范项目、投资2.4亿元的储能及锂电池生产项目、投资2.6亿元的宁州大酒店建设项目、投资1.03亿元的和盛嘉苑二期建设项目),联合项目主管单位,进一步强化调度和指导,明确任务,责任到人,全方位指导法人单位或企业提早准备入库资料,市县统计部门对标审核入库要件,提早做足功课,确保第一季度重大项目应入尽统。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